[實用新型]一種易拆裝基質栽培槽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78463.8 | 申請日: | 2013-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68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黎杰;周玲玲;姜若勇;田福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宿遷農科所 |
| 主分類號: | A01G31/02 | 分類號: | A01G3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識律師事務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東 |
| 地址: | 2238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拆裝 基質 栽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栽培槽,具體涉及一種易拆裝基質栽培槽。
背景技術
基質栽培屬于無土栽培,是一種不采用土壤栽培而是用草炭、巖棉、菌渣等有機基質及配套設施栽培日光溫室瓜菜的新技術。目的是克服土壤連作障礙,提高土地重復利用率。其中,基質栽培需要栽培容器來固定基質并與土壤隔離。目前,市場上有各種材質的栽培槽,比如紅磚栽培槽或是塑料栽培槽。其中磚砌栽培槽,建造費時費力而且拆除也較麻煩;塑料栽培槽形狀、大小較為固定,一次性投入成本較大。這些栽培槽拆卸麻煩,一旦農戶再次使用栽培槽,其拆卸和安裝都是比較棘手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設計了一種省時省力、拆裝方便、成本低廉、可多次使用的一種易拆裝基質栽培槽,其目的在于:解決傳統無土栽培中栽培槽安裝費時費力、拆裝不便、成本高、重復使用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種易拆裝基質栽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為由底板、側板、端板組成的長方體凹槽。
所述底板由若干塊塑料扣板拼接構成,底板和側板、端板之間通過雙陽角緊固。
所述凹槽用所固定裝置固定。
所述固定裝置為竹簽。
所述凹槽的外側通過竹簽固定,確保凹槽內基質的壓力不會改變凹槽的形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省時省力、拆裝方便、成本低廉、栽培槽可多次使用,方便農戶需求,可以大面積應用到設施栽培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栽培槽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栽培槽端面截面示意圖
其中:1側板,2竹簽,3底板,4雙陽角,5端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側板1和端板5扣接到底板3上,并通過雙陽角4固定,底板3可以由整塊塑料扣板構成,也可由若干塊塑料扣板拼接而成,凹槽外側用竹簽2固定。
栽培槽的安裝過程:
凹槽的寬度和高度可根據種植需要選用不同寬度的塑料扣板,如20cm、25cm、30cm,本實施例以20cm的塑料扣板為例,凹槽寬度為60cm,高度20cm,長度8m。選用長30cm左右的竹簽2,竹簽2安插在凹槽的外側,確保凹槽內裝入基質后形狀不改變。
使用栽培槽的種植過程:
先將日光溫室內土壤整平,北面留1m作為生產走道,南面留50cm,用塑料扣板安裝成南北走向的基質栽培槽,其長根據溫室長度而定、寬60cm、高20cm、槽距70cm。槽底先鋪一層編織袋,然后將配制好的基質施入槽中,厚度為20cm,平鋪均勻,與槽齊平。?溫室內主管道及栽培槽內的滴灌帶可用塑料管,槽中間鋪設滴灌帶一根,蓋上地膜,種植前一周充分澆透。將培育好的瓜菜幼苗種植到栽培槽的基質中。根據栽培瓜菜的生長特性,控制好溫、光、水、肥及通風等環境條件,正常田間管理操作即可。
綜上,本實用新型達到預期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宿遷農科所,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宿遷農科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7846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