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和壓配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76383.9 | 申請日: | 2013-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61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長龍;程俊;陳雷;張淵哲;朱信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9/03 | 分類號: | H01R9/03;H01R4/24;H01R13/52;H01R4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孫紀泉 |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通信 電纜 端接 組件 工具 | ||
1.一種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模塊(200);和
防塵蓋(100),其能夠被壓配到所述通信模塊(200)上,
其中,通信電纜(300)固定在防塵蓋(100)上,通信電纜(300)的電纜芯(310)置于防塵蓋(100)和通信模塊(200)之間,
其中,所述通信模塊(200)具有與通信電纜(300)的電纜芯(310)電連接的金屬件(203),并且
當防塵蓋(100)被壓配到通信模塊(200)上時,所述金屬件(203)刺破電纜芯(310)上的絕緣層并與電纜芯(310)的內部導體電接觸,從而實現通信電纜(300)與通信模塊(200)的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塵蓋(100)包括:
蓋板(130);
位于蓋板(130)外側的通信電纜固定部分(120);和
位于蓋板(130)內側的第一端接部分(110),
所述通信模塊(200)包括:
位于通信模塊的末端的第二端接部分(210),所述第二端接部分(210)能夠與所述第一端接部分(110)壓配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塵蓋(100)具有貫穿所述通信電纜固定部分(120)和蓋板(130)的一個中心通孔(121),所述通信電纜(300)經由所述中心通孔(121)引入到所述蓋板(130)的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電纜固定部分(120)為筒形凸臺,并且通過壓接被夾持在通信電纜(300)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接部分(110)包括電纜芯定位和夾持結構,所述電纜芯定位和夾持結構包括:
凸起壁(113),具有朝向中心通孔(121)的第一端和與第一端相對的第二端;
位于凸起壁(113)的第一端的電纜芯定位槽(115);和
位于凸起壁(113)的第二端的通信電纜夾持槽(114),
經由所述中心通孔(121)引入到蓋板(130)內側的通信電纜(300)的電纜芯(310)定位在電纜芯定位槽(115)中、從凸起壁(113)的頂部延伸過、并夾持在通信電纜夾持槽(114)中,
所述第二端接部分(210)包括與所述第一端接部分的凸起壁(113)配合的凹槽(20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電纜(300)是包括多個電纜芯(310)的多芯通信電纜,并且
所述第一端接部分(110)包括與所述多個電纜芯(310)分別對應的多個電纜芯定位和夾持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電纜芯定位和夾持結構對稱地分布在中心通孔(121)的兩側;
所述電纜芯定位槽(115)形成在與所述凸起壁(113)的第一端大致垂直交叉地連接的第一突起壁(112)中;并且
所述通信電纜夾持槽(114)形成在與所述凸起壁(113)的第二端大致垂直交叉地連接的第二突起壁(111)中。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個電纜芯(310)的外絕緣層具有不同的顏色;并且
所述蓋板(130)的端部上形成有視標部分(150),所述視標部分(150)具有與多個電纜芯(310)的顏色分別對應的顏色標記段,每個顏色標記段與對應的一個電纜芯定位和夾持結構對應。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電纜端接組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接部分(110)的凸起壁(113)上形成有讓位槽(116);
所述金屬件(203)形成在所述第二端接部分(210)的凹槽(202)中并與所述讓位槽(116)對應;并且
當所述第一端接部分(110)的凸起壁(113)壓配到所述第二端接部分(210)的凹槽(202)中時,所述金屬件(203)的尖端部朝向讓位槽(116)頂壓電纜芯(310)并刺破電纜芯(310)的外絕緣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經泰科電子(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7638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