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LED動感閃爍燈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71763.3 | 申請日: | 2013-04-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127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唐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默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0 | 分類號: | H05B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雙串入 出四位 移位寄存器 led 動感 閃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閃爍燈,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LED動感閃爍燈。
背景技術
目前,商家為了推出自己的品牌,其方法除了在媒體報刊等一些公眾周知的宣傳平臺上宣傳外,還會在街上設置很多廣告牌,但是由于夜色降臨,人們看不到這些廣告牌,也不利于城市的美化,給商家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基于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LED動感閃爍燈。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直流電源、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第五反相器、第六反相器、電位器、第一電容器、第二電容器、第一二極管、第二二極管、第三二極管、第四二極管、第五二極管、第六二極管、第七二極管、第八二極管、第一電阻器、第二電阻器、第三電阻器、第四電阻器、第五電阻器、第六電阻器、第七電阻器、第八電阻器和第九電阻器,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二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三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四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五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六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七二極管的負極、所述第八二極管的負極和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一電阻器后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二電阻器后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三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三電阻器后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三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四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四電阻器后與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輸出端和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九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五電阻器后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五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六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六電阻器后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六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七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七電阻器后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七輸出端連接,所述第八二極管的正極串聯所述第八電阻器后與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八輸出端和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輸出端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一輸入端連接,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二輸入端分別與所述第九電阻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電容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正極輸入端和所述第一電容器的第二端均與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連接,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負極輸入端和所述第九電阻器的第二端均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連接,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三輸入端分別與所述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第四輸入端、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輸出端和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第六反相器的輸入端串聯所述電位器后與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第五反相器的輸入端分別與所述第四反相器的輸出端和所述第二電容器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二電容器的第二端與所述電位器的滑動端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LED動感閃爍燈,能夠裝飾廣告牌,在夜幕降臨的時候也能使人們看到廣告;本實用新型具有電路結構簡單、性能穩定和安裝調試方便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基于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的LED動感閃爍燈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直流電源、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第一反相器D1、第二反相器D2、第三反相器D3、第四反相器D4、第五反相器D5、第六反相器D6、電位器RP、第一電容器C1、第二電容器C2、第一二極管VD1、第二二極管VD2、第三二極管VD3、第四二極管VD4、第五二極管VD5、第六二極管VD6、第七二極管VD7、第八二極管VD8、第一電阻器R1、第二電阻器R2、第三電阻器R3、第四電阻器R4、第五電阻器R5、第六電阻器R6、第七電阻器R7、第八電阻器R8和第九電阻器R9,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分別與第一二極管VD1的負極、第二二極管VD2的負極、第三二極管VD3的負極、第四二極管VD4的負極、第五二極管VD5的負極、第六二極管VD6的負極、第七二極管VD7的負極、第八二極管VD8的負極和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連接,第一二極管VD1的正極串聯第一電阻器R1后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一輸出端連接,第二二極管VD2的正極串聯第二電阻器R2后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二輸出端連接,第三二極管VD3的正極串聯第三電阻器R3后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三輸出端連接,第四二極管VD4的正極串聯第四電阻器R4后與第一反相器D1的輸出端連接,第一反相器D1的輸入端分別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一輸出端和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九輸出端連接,第五二極管VD5的正極串聯第五電阻器R5后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五輸出端連接,第六二極管VD6的正極串聯第六電阻器R6后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六輸出端連接,第七二極管VD7的正極串聯第七電阻器R7后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七輸出端連接,第八二極管VD8的正極串聯第八電阻器R8后與第二反相器D2的輸出端連接,第二反相器D2的輸入端分別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八輸出端和第三反相器D3的輸入端連接,第三反相器D3的輸出端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一輸入端連接,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二輸入端分別與第九電阻器R9的第一端和第一電容器C1的第一端連接,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正極輸入端和第一電容器C1的第二端均與直流電源的正極輸出端連接,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負極輸入端和第九電阻器R9的第二端均與直流電源的負極輸出端連接,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三輸入端分別與雙串入并出四位移位寄存器IC的第四輸入端、第六反相器D6的輸出端和第四反相器D4的輸入端連接,第六反相器D6的輸入端串聯電位器RP后與第五反相器D5的輸出端連接,第五反相器D5的輸入端分別與第四反相器D4的輸出端和第二電容器C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容器C2的第二端與電位器RP的滑動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默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默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7176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