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螺母檢測的間接感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8849.0 | 申請日: | 201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96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學駿;胡東群;周志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德梅柯汽車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9/00 | 分類號: | G01V9/00;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201804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螺母 檢測 間接 感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螺母檢測的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螺母檢測的間接感應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轎車工業的迅猛發展,螺母焊工藝大量采用。一臺白車身上一般焊有60-80個螺母,用于固定內飾件和儀表板等零部件。為了下道工序的正常使用,需要對螺母的有無、大小進行確認。目前,在焊裝夾具設計中,對于工件的檢測廣泛運用的是近接感應器直接感應。近接傳感器是通過感應面積及有效距離來檢測的。在螺母焊裝設備中,同時有多種螺母型號時,不能有效檢測螺母的大小。并且焊渣及灰塵的存在影響檢測的準確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使用范圍廣、安全可靠的用于螺母檢測的間接感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用于螺母檢測的間接感應裝置,該裝置包括固定座、導向軸、近接感應器、運動軸、檢測銷、連接軸及彈簧,所述的導向軸的下端位于固定座內,導向軸位于固定座內的一側開設缺口,所述的近接感應器設在固定座內,近接感應器的感應區位于導向軸的缺口處,所述的運動軸套設在導向軸上端的外側,所述的檢測銷設在運動軸的上端,所述的連接軸套設在導向軸內,連接軸的上端與檢測銷抵接,所述的彈簧卡設在連接軸與固定座之間。
所述的連接軸的下端為中空結構,所述的彈簧的上端抵接在該中空結構內,彈簧的下端與固定座抵接。
所述的固定座內設有用于定位近接感應器位置的定位銷。
所述的固定座內設有彈簧固定軸,所述的彈簧的下端套設在彈簧固定軸上。
所述的檢測銷的大小與待測螺母的大小相對應,所述的檢測銷可更換。
所述的檢測銷由金屬材料制成,并經加熱處理。
當檢測銷碰到螺母并被螺母壓下時,檢測銷帶動運動軸及連接軸向下運動,連接軸擠壓彈簧并向下運動,當連接軸運動到導向軸的缺口處時,近接感應器感應到連接軸的存在并發出信號,確認螺母存在。當沒有螺母存在時,檢測銷不受外力影響,此時連接軸受到彈簧的支撐而遠離導向軸的缺口,因此,近接感應器感應不到連接軸的存在,不發出信號,得出螺母不存在的結論。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于制造;
二、使用范圍廣:通過更換檢測銷,可以檢測不同大小的螺母;
三、安全可靠:在焊裝夾具中,可以有效避免焊渣及灰塵的干擾;
四、可模組化設計:除檢測銷外,其余部件都可規模生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檢測銷,2為連接軸,3為運動軸,4為導向軸,5為定位銷,6為彈簧,7為固定座,8為彈簧固定軸,9為近接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一種用于螺母檢測的間接感應裝置,如圖1、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固定座7、導向軸4、近接感應器9、運動軸3、檢測銷1、連接軸2及彈簧6,導向軸4的下端位于固定座7內,導向軸4位于固定座7內的一側開設缺口,近接感應器9設在固定座7內,近接感應器9的感應區位于導向軸4的缺口處,運動軸3套設在導向軸4上端的外側,檢測銷1設在運動軸3的上端,連接軸2套設在導向軸4內,連接軸2的上端與檢測銷1抵接。固定座7內設有定位銷5,該定位銷5用于定位近接感應器9的位置。固定座7內設有彈簧固定軸8,連接軸2的下端為中空結構,彈簧6的上端抵接在該中空結構內,彈簧6的下端設在彈簧固定軸8上。檢測銷1的大小與待測螺母的大小相對應,檢測銷1由金屬材料制成,并經加熱處理。檢測銷1可更換。
當檢測銷1碰到螺母并被螺母壓下時,檢測銷1帶動運動軸3及連接軸2向下運動,連接軸2擠壓彈簧6并向下運動,當連接軸2運動到導向軸4的缺口處時,近接感應器9感應到連接軸2的存在并發出信號,確認螺母存在。當沒有螺母存在時,檢測銷1不受外力影響,此時連接軸2受到彈簧6的支撐而遠離導向軸4的缺口,因此,近接感應器9感應不到連接軸2的存在,不發出信號,得出螺母不存在的結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德梅柯汽車裝備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德梅柯汽車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88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