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麻醉醫師與管床醫師共同管理的術后鎮痛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8713.X | 申請日: | 201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06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宏;陸培華;王志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宏;陸培華 |
| 主分類號: | A61M19/00 | 分類號: | A61M19/00;A61M5/142;A61M5/168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紅梅 |
| 地址: | 214023 江蘇省無錫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麻醉 醫師 共同 管理 術后 鎮痛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術后鎮痛系統,尤其是一種麻醉醫師與管床醫師共同管理的術后鎮痛系統,屬于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所有術后鎮痛均為單相管理,即:主要由麻醉醫師對患者手術后疼痛情況進行管理,或伴患者根據自身疼痛情況酌情追加麻醉醫師設定好劑量的鎮痛藥物。常伴麻醉鎮痛藥使用不足,患者難以得到完善的術后鎮痛;偶然發生麻醉鎮痛藥使用過量,可能出現嗜睡或呼吸抑制等并發癥,引發患者不適甚至發生風險。
患者術后疼痛管理很難做到安全和完善,主要有以下客觀原因:1、各個手術創傷程度各不相同,即使同一類型手術的創傷也不盡相同;2、不同患者對疼痛的耐受性差異;3、不同患者對麻醉鎮痛藥物的敏感性差異巨大;4、不同患者對麻醉鎮痛藥物的副作用差異巨大。
同時,患者術后疼痛管理很難做到完善,與目前主要由麻醉醫師主導術后疼痛管理的模式關系密切,主要有以下原因:1、患者術后很快脫離手術室,轉回病房或ICU(Intensive?Care?Unit),麻醉醫師與患者聯系由極為密切轉為疏遠。2、患者出現術后鎮痛不滿意時,即使管床醫師及時聯系麻醉醫師,由于麻醉醫師主要工作也在手術室臨床麻醉,可能無暇分身及時處理;3、即使麻醉醫師剛好有空,也可能由手術室到病房路程較遠或需要等待電梯,到病房后需了解患者具體情況再開具處方拿藥處理,患者等待處理忍受疼痛的時間也會相對較長。4、患者術后鎮痛出現并發癥時,需管床醫師發現并聯系具體管理術后疼痛的麻醉醫師后方可得到有效處理。
目前的術后鎮痛系統即使管床醫師及時和麻醉醫師溝通,并由管床醫師及時進行處理也難以得到完善的術后鎮痛,主要原因是;1,管床醫師了解到患者疼痛情況后即便及時和麻醉醫師溝通并得到處理意見,需開具處方,由病房護士轉告護工到藥房取藥,再由護士執行醫囑,患者等待處理的時間也不會太短。2、由于麻醉醫師主導術后鎮痛管理,管床醫師一般不去了解患者術中及術后鎮痛藥物使用情況。當患者發生術后鎮痛不足或出現并發癥時,即使主動要參與到疼痛處理時,也要花費時間了解患者有關疼痛耐受性、藥物敏感性、副作用及麻醉醫師已有鎮痛處理情況方可處理。
管床醫師術后與患者緊密聯系卻沒能充分參與術后疼痛管理,麻醉醫師鎮痛知識和經驗豐富卻與患者距離較遠,兩者沒能充分結合,致使患者術后疼痛管理安全和完善難以并駕齊驅,為目前術后疼痛管理之弊病。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麻醉醫師與管床醫師共同管理的術后鎮痛系統,其結構簡單,適應范圍廣,管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所述麻醉醫師與管床醫師共同管理的術后鎮痛系統,包括輸液管;所述輸液管的一端分別與恒速輸液泵及單次緩釋輸液泵連接。所述輸液管另一端與患者靜脈管道連接。
所述恒速輸液泵設置恒速輸液泵流速設置部件,單次緩釋輸液泵設置單次緩釋輸液泵參數設置部件。
所述輸液管通過第一連接管與恒速輸液泵相連通,所述輸液管通過第二連接管與單次緩釋輸液泵相連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輸液管與恒速輸液泵及單次緩釋輸液泵連接,恒速輸液泵能以麻醉醫師設定的恒定速度輸出藥液,單次緩釋輸液泵能夠在管床醫師觸發后在設定的時間段內以穩定速度輸出對應劑量的鎮痛藥液。手術結束時,恒速輸液泵由麻醉醫師設置流速并由管床醫師協助管理,單次緩釋輸液泵在患者鎮痛不足時使用,由管床醫師進行管理并由麻醉醫師協助管理。手術結束后,麻醉醫師根據術中麻醉藥物用量和患者恢復情況初步設置恒速輸液泵輸注流速。病人返回病房后,當恒速輸液泵輸入的鎮痛藥液難以滿足術后病人的鎮痛要求時,病人向管床醫師反映疼痛狀況,管床醫師觀察患者病情,根據患者疼痛程度和全身綜合情況觸發單次緩釋輸液泵,單次緩釋輸液泵通過輸液管再次緩慢單次注入鎮痛藥液,通過增加藥液的注射量,來提高鎮痛的效果。必要時,管床醫師與麻醉醫師聯系協商后,可改變恒速輸液泵參數。雙方共同管理,管床醫師操作方便,患者疼痛強度減小,舒適度提高,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1-輸液管、2-第一連接管、3-恒速輸液泵、3A-恒速輸液泵流速設置部件、4-單次緩釋輸液泵、4A-單次緩釋輸液泵參數設置部件、5-第二連接管及6-連接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為了能夠實現麻醉醫師與管床醫師共同對術后鎮痛管理,本實用新型包括輸液管1;所述輸液管1的一端分別與恒速輸液泵3及單次緩釋輸液泵4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宏;陸培華,未經高宏;陸培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87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紙帶膠印機
- 下一篇:晶硅電池正面電極網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