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救生拋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7671.8 | 申請日: | 2013-04-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53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存扣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存扣 |
| 主分類號: | B63C9/26 | 分類號: | B63C9/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澤專利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閆彪 |
| 地址: | 225316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救生 拋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救生拋投器,屬于救生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救生拋投器已為救撈、海事、商船(中遠、中海)、特種等領域所采用。現有的救生拋投器利用壓縮空氣拋投救生彈,一般采用槍支的結構形式,在槍架與發射拋射彈的腔體之間設置減壓截止閥控制進氣壓力,但是減壓截止閥不能調節壓力。另外,在扳機與發射開關的連接處使用橡膠墊圈進行密封,但是密封的橡膠墊圈在使用時容易發生上拱,從而出現漏氣,影響正常使用,只能經常更換,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增加了成本。申請人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現有的救生拋投器只能發射150米以內的距離,否則會因為壓力過大,兩次發射便足以損壞橡膠墊圈而使救生拋投器不能正常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救生拋投器,可以增加救生拋投器的發射壓力,提高救生拋投器的射程,而且能夠延長救生拋投器的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救生拋投器,包括儲氣瓶、用于發射救生彈的槍管、連接儲氣瓶與槍管的后蓋,所述槍管由內、外管套設而成,所述內、外管分別與后蓋連接處形成第一腔體和第二腔體,所述后蓋內制有方向與槍管垂直的公共通氣道,所述后蓋內分別設有連通公共通氣道與第一腔體的第一通氣道、連通公共通氣道與第二腔體的第二通氣道和連通公共通氣道與儲氣瓶的第三通氣道,所述公共通氣道內設有開關閥芯、連接開關閥芯一端的彈簧和連接開關閥芯另一端并可推動開關閥芯沿公共通氣道移動的頂軸,所述后蓋上設有護套,所述頂軸套設在護套內并可在護套內移動;所述公共通氣道靠近頂軸的一端口設有密封圈,其靠近彈簧的另一端口設有盲板;所述密封圈與護套之間還設有金屬墊片。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金屬墊片外圈制有與所述護套的端面相配合的臺階面。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是:所述金屬墊片的內圈形成臺階孔,所述頂軸上制有外錐面,所述臺階孔朝向頂軸的一側形成與外錐面相配合的內錐面。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再進一步改進是:所述頂軸位于所述護套內的部分是外徑依次遞減的第一軸段、第二軸段和第三軸段,所述外錐面形成于第二軸段靠近第三軸段的端部,所述第一軸段的外徑與所述護套的內徑一致,所述第三軸段連接開關閥芯,所述第三軸段的外徑與所述開關閥芯另一端的外徑一致。這樣,可以減小救生拋投器的體積,延長頂軸移動的行程,使其結構更緊湊。
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更再進一步改進是:所述內錐面和外錐面的錐角均為50-70度。
另外,為了調節儲氣瓶的出氣壓力,所述儲氣瓶出口處設有充氣閥。
當壓力過大時,本實用新型為保護救生拋投器不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損壞,所述公共通氣道上設有安全閥,所述安全閥用于泄壓。
本實用新型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實用新型的救生拋投器在密封圈與護套之間設置壓緊密封圈的金屬墊片,因此能夠防止密封圈發生上拱,增加了救生拋投器的發射壓力,提高了救生拋投器的射程,而且大大延長了密封圈的壽命,節約了更替密封圈所需的人力成本;
2)由于本實用新型將金屬墊片外圈制有與護套的端面相配合的臺階面,加大了金屬墊片與護套的接觸面積,進一步增加了救生拋投器的發射壓力,進一步提高了救生拋投器的射程,經申請人在現有救生拋投器上進行改造試驗,可以將現有救生拋投器的射程由150米提高到300米;
3)本實用新型的頂軸采用階梯軸的形式,并在頂軸上制有外錐面,臺階孔朝向頂軸的一側形成與外錐面相配合的內錐面,減小了救生拋投器的體積,延長了頂軸移動的行程,從而使救生拋投器的結構更緊湊;
4)本實用新型的救生拋投器由于在儲氣瓶出口處設有充氣閥,可以調節儲氣瓶的出氣壓力,從而發射救生彈時定位更準確,而且能夠延長救生拋投器的壽命;由于在公共通氣道設有安全閥,可以保護救生拋投器不會因為壓力過大而損壞。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救生拋投器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部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存扣,未經李存扣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76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砧木用無蔓南瓜的選育方法
- 下一篇:剝離型茯苓面膜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