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炊具內鍋及電炊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6268.3 | 申請日: | 201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78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杜毅林;陳先鄂;李祥宏;劉立潤;徐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成套家電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36/00 | 分類號: | A47J3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夏正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韓登營;張煥亮 |
| 地址: | 266101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炊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炊具內鍋及電炊具。
背景技術
現有陶瓷等非金屬內膽電炊具,由于非金屬內膽底部很難制作成內凹的結構,故這類電炊具的發熱盤通常采用平面發熱盤。以陶瓷電燉鍋為例,該電燉鍋一般由鍋體、中間層、陶瓷平底內鍋、平面發熱盤、鍋蓋及溫控器組成。平面發熱盤固定在中間層的底部,陶瓷平底內鍋靠自重放在平面發熱盤上或者通過彈簧結構使陶瓷平底內鍋的下表面與平面發熱盤的上表面緊密接觸,實現平面發熱盤對陶瓷平底內鍋的熱傳導。這類陶瓷電炊具滿足了用戶在烹飪時間充足下,對陶瓷炊具的需求,但無法提高烹飪效率。
同時,現有電炊具內鍋一般為采用金屬材料制成的金屬制件,這類內鍋的底部通常呈朝上凹進的圓弧形,它僅適用于普通球面發熱盤。當前述金屬內鍋應用在具有平面發熱盤的電炊具上時,由于金屬內膽的底部朝上凹進,導致金屬內膽底部無法與平面發熱盤很好地接觸,容易降低加熱效率。因此,提出一種適用于平面發熱盤的電炊具內鍋是十分必要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夠保證加熱效率又能夠防止內鍋變形的電炊具內鍋及電炊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電炊具內鍋,包括依次連接的鍋沿、截面為直線段的第一側壁、截面為圓弧段的第二側壁以及底部,所述底部為圓環形平面,沿該圓環形的內圓周向形成向上突出的凸起,所述圓環形的外徑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側壁的投影外徑的0.8倍,所述圓環形的內徑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側壁的投影外徑的0.25倍。
采用上述結構,使所述底部具有足夠大的平面面積,以與所述電炊具的平面發熱盤接觸,能夠保證將平面發熱盤傳導的熱量傳遞至所述底部,有利于保證傳熱效率。同時,還能夠將底部與平面發熱盤的接觸面積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因底部的平面面積過大而導致內鍋底部受熱變形,有利于提高內鍋的使用壽命。
優選的,在所述凸起的頂部形成圓形的平面部,該平面部的直徑小于所述圓環形的內徑。
優選的,所述平面部的直徑為10~20mm。
優選的,所述平面部與所述底部之間的連接部為圓弧形曲面。
優選的,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底部的厚度分別大于所述第一側壁的厚度。采用這種結構,能夠增加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底部的強度和耐磨性,避免因所述底部與所述電炊具的平面發熱盤長期接觸而導致所述第二側壁和所述底部受熱變形。
優選的,所述第一側壁與所述第二側壁的分界線位于所述電炊具內鍋高度的從下往上1/3處。這樣設置能夠兼顧所述內鍋的強度與容積。
優選的,所述圓弧段所對應的曲率半徑大于25mm。
優選的,所述電炊具內鍋為采用金屬材料制成的金屬制件,能夠提高加熱效率。
優選的,所述鍋沿為向外延伸的凸緣。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電炊具,包括鍋體、置于該鍋體內的內鍋和設置在該內鍋下方的平面發熱盤,所述內鍋為前述中任一項所述的電炊具內鍋。
附圖說明
圖1為電炊具內鍋的剖視斜視圖;
圖2為圖1所示電炊具內鍋的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適用于電燉鍋的內鍋為例,參照附圖1~2對本實用新型所述電炊具內鍋及電炊具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
電燉鍋通常包括鍋體和設置在該鍋體上方的鍋蓋。在鍋體內設置有內鍋(即電炊具內鍋),在該內鍋的下方設置有平面發熱盤,該平面發熱盤與內鍋底部接觸以對內鍋進行加熱。在平面發熱盤的中部通常設有溫控器,該溫控器與內鍋的底部接觸以監測內鍋內部的烹飪溫度。
如圖1和圖2所示,內鍋1為采用鋁材或銅材制成的金屬制件,它包括依次連接的鍋沿11、第一側壁12、第二側壁13以及底部14。鍋沿11位于內鍋1的頂端,它為向外延伸的凸緣。在鍋沿11的底端連接有第一側壁12,該第一側壁12呈內徑由上至下保持一致的圓筒形,它的截面為沿豎直方向延伸的直線段。在第一側壁12的底端連接有第二側壁13,該第二側壁13呈上大下小的錐面狀,它的截面為圓弧段,該圓弧段所對應的曲率半徑大于25mm。第一側壁12與第二側壁13的分界線位于內鍋高度從下往上1/3處,這樣能夠兼顧內鍋1的強度與容積。
底部14為呈圓環形的平面結構,該圓環形的外圓周側與第二側壁13的底端連接,沿該圓環形的內圓周向形成向上突出的凸起15。在凸起15的頂部形成一圓形的平面部15a,該平面部15a的直徑介于10~20mm之間。位于平面部15a與底部14之間的連接部15b為圓弧形曲面。凸起15整體為由平面部15a和連接部15b圍成一開口朝下的凹槽,其用于容納前述的設于平面發熱盤上的溫控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成套家電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海爾集團公司;青島海爾成套家電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62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