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保溫扣卡砌磚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5991.X | 申請日: | 201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52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許迪茗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鷗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1/00 | 分類號: | E04C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何強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保溫 砌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保溫砌磚,尤其一種自保溫扣卡砌磚。
背景技術
為了減少能源消耗,現代建筑物磚體通常要增加隔熱保溫層。保溫砌磚內部填充保溫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F有技術的保溫砌磚包括磚體,磚體由內至外順序布置有第一卡塊、第二卡塊、第三卡塊與第四卡塊,在第二卡塊與第三卡塊之間設置有連接筋,連接筋在第二卡塊與第三卡塊之間的中空空間形成保溫槽與澆筑孔,第一卡塊、第二卡塊上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與第一卡塊、第二卡塊下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相適配,第三卡塊、第四卡塊上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與第三卡塊、第四卡塊下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相適配。由于現有技術的澆筑孔大部分為梯形槽,梯形槽應力易集中,造成磚體強度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強度高的的自保溫扣卡砌磚。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自保溫扣卡砌磚,包括磚體,所述磚體由內至外順序布置有第一卡塊、第二卡塊、第三卡塊與第四卡塊,在第二卡塊與第三卡塊之間設置有連接筋,所述連接筋在第二卡塊與第三卡塊之間的中空空間形成保溫槽與澆筑孔,第一卡塊、第二卡塊上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與第一卡塊、第二卡塊下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相適配,第三卡塊、第四卡塊上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與第三卡塊、第四卡塊下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相適配,所述保溫槽至少有兩個,包括第一保溫槽、第二保溫槽,所述第一保溫槽位于第二卡塊內側面,第二保溫槽位于第三卡塊內側面;在第一保溫槽與中部的連接筋之間設置有第一澆筑孔,第二保溫槽與中部的連接筋之間設置有第二澆筑孔,所述第一澆筑孔與第二澆筑孔均為U形槽。
所述第二卡塊的上表面凸出于第一卡塊的上表面,第三卡塊的上表面凸出于第四卡塊的上表面,且第二卡塊的上表面、第三卡塊的上表面以及連接筋的上表面形成一個平齊平面。
所述第二卡塊的下表面、第三卡塊的下表面以及連接筋的下表面形成一個平齊平面。
所述第二卡塊與第三卡塊之間的連接筋底面為向磚體內凹的等腰梯形槽。
所述磚體還設置有第三保溫槽與第四保溫槽,第三保溫槽和第四保溫槽位于第一保溫槽和第二保溫槽之間,且第三保溫槽和第四保溫槽相對布置,第三保溫槽和第四保溫槽具有向外的敞口端。
所述磚體一端的側連接面具有兩個弧形斜面,分別為第一弧形斜面與第二弧形斜面,所述第一弧形斜面從第二卡塊向磚體內傾斜并延伸至第三保溫槽,所述第二弧形斜面從第三卡塊向磚體內傾斜并延伸至第三保溫槽;所述磚體另一端的側連接面具有兩個弧形斜面,分別為第三弧形斜面與第四弧形斜面,所述第三弧形斜面從第二卡塊向磚體內傾斜并延伸至第四保溫槽,所述第四弧形斜面從第三卡塊向磚體內傾斜并延伸至第四保溫槽。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磚體澆筑孔為U形槽,U型槽表面為圓滑曲面,避免應力集中,避免磚體制造或者搬運等造成澆注孔損壞,U形槽便于澆筑混凝土,且磚體強度高。
附圖說明
圖1是第一種實施方式的仰視圖;
圖2是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左視圖;
圖3是第一種實施方式的安裝仰視圖;
圖4是第二種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5是第二種實施方式的左視圖;
圖中標記:1-磚體,11-第一弧形斜面,12-第二弧形斜面,13-第三弧形斜面,14-第四弧形斜面,21-第一卡塊,22-第二卡塊,31-第三卡塊,32-第四卡塊,4-連接筋,51-第一保溫槽,52-第二保溫槽,53-第三保溫槽,54-第四保溫槽,61-第一澆筑孔,62-第二澆筑孔,63-第三澆筑孔,64-第四澆筑孔,7-等腰梯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2、4、5所示,自保溫扣卡砌磚,包括磚體1,所述磚體1由內至外順序布置有第一卡塊21、第二卡塊22、第三卡塊31與第四卡塊32,在第二卡塊22與第三卡塊31之間設置有連接筋4,所述連接筋4在第二卡塊22與第三卡塊32之間的中空空間形成保溫槽與澆筑孔,第一卡塊21、第二卡塊22上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與第一卡塊21、第二卡塊22下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相適配,第三卡塊31、第四卡塊32上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與第三卡塊31、第四卡塊32下表面形成的卡接結構相適配,所述保溫槽至少有兩個,包括第一保溫槽51、第二保溫槽52,所述第一保溫槽51位于第二卡塊22內側面,第二保溫槽52位于第三卡塊31內側面;在第一保溫槽51與中部的連接筋4之間設置有第一澆筑孔61,第二保溫槽52與中部的連接筋4之間設置有第二澆筑孔62,所述第一澆筑孔61與第二澆筑孔62均為U形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鷗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鷗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599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