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纖接頭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4929.9 | 申請日: | 201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85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徐堅;袁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市霍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255 | 分類號: | G02B6/255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開發區關山***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纖 接頭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光纖與配線盤之間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目前大量采用光纖最為網絡通信的物理傳輸介質;當大量的光纖接入后,如何管理這些光纖,在發生問題時如何能夠快速準確的找到出問題的光纖就成為了一個特別需要關注的問題。?
為了實現對光纖更好的關系,目前比較成熟的做法是為每一個光纖接頭配置一個ID識別芯片,這樣當出現問題時可以很精確地找出該跟問題光纖。但是現有技術的做法多為對配線盤或者是光纖接頭本身的結構進行改造從而實現該ID識別的功能,這樣會導致線路復雜化,成本提高,且出現問題時也不利于檢修。因此確實需要對該種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新型的光纖接頭連接結構,其可以在不改變現有光纖接頭以及配線盤結構的前提下實現光纖的ID識別。?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纖接頭連接結構,包括配線盤與插設于所述配線盤上對應接口上的光纖接頭,所述結構進一步包括一設置于所述配線盤上的光纖ID識別電路盤以及一連接組件,其中所述連接組件包括:一加持件,加持于所述光纖接頭上;一ID識別芯片座,活動連接于所述加持件上,所述ID識別芯片座上設有一ID識別芯片,通過活動調節所述ID識別芯片座與所述加持件的位置,使所述ID識別芯片與所述光纖ID識別電路盤保持搭接。?
本實用新型通過一中間的連接組件來設置ID芯片,通過ID識別芯片座的可活動調節實現ID識別芯片與所述光纖ID識別電路盤保持搭接實現ID識別,整個結構不需對現有光纖接頭以及配線盤進行結構改進,線路簡?單,成本低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ID識別芯片座對應所述光纖ID識別電路盤位置開設有一第一插槽,所述ID識別芯片設置于所述第一插槽內,所述第一插槽插設于所述光纖ID識別電路盤上保持所述ID識別芯片與所述光纖ID識別電路盤搭接。該種插槽與光纖ID識別電路盤的插設關系保證了兩者之間穩定的連接關系。?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ID識別芯片座側部形成有一第二插槽,所述加持件對應所述第二插槽形成有一插片,所述插片活動插設于所述第二插槽內,且所述插片與所述插槽接觸的表面形成有相互配合的定位肋條。通過該結構的改進可以保證了ID識別芯片座與加持件的活動連接,且在完成調節后通過定位肋條可以保證良好的定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光纖接頭連接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光纖接頭連接結構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光纖接頭連接結構中連接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光纖接頭連接結構中連接組件的另一角度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光纖接頭連接結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光纖接頭連接結構包括配線盤10以及光纖接頭20,該光纖接頭20分別插設于配線盤10上對應的接口上,在配線盤10靠近光纖接頭20插設的位置上設有光纖ID識別電路盤30,該光纖ID識別電路盤通過一底座31固設于配線盤10上;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在于光纖ID識別電路盤30與光纖接頭之間通過了一連接組件40進行連接。?
配合圖3、4所示,該連接組件40包括一加持件41以及一ID識別芯片座42,加持件41的形狀配合光纖接頭20設置,在本實施例中該夾頭為弧形,也可如圖5所示形成配合另一種光纖接頭20的方形接頭;?
ID識別芯片座42的底部對應光纖ID識別電路盤30位置開設有一第一插槽421,在第一插槽421設置有ID識別芯片;在加持件41與ID識別芯片座42上分別形成有相互配合的插片411與第二插槽422,且圖3、4所示,在插片411上形成有定位肋條412,在第二插槽422內同樣形成有與其配合的定位肋條(圖中未示),通過插片411與第二插槽422以及相互之間定位肋條的配合,使ID識別芯片座42可以相對加持件41進行位置的活動調節,從而保證第一插槽421插設于光纖ID識別電路盤30上,ID識別芯片與光纖ID識別電路盤30保持搭接。?
盡管本實用新型依照其優選實施方式描述,但是存在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內的改變、置換和各種替代等同物。這里提供的示例僅是說明性的,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為了簡明,本說明書省略了對公知技術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市霍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未經武漢市霍威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492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空氣煤氣雙預熱石灰窯
- 下一篇:一種蝕刻液晶玻璃用卡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