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腔鏡甲狀腺手術拉鉤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3791.0 | 申請日: | 201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38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徐琰;周妮婭;姜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志合專利事務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榮琿 |
| 地址: | 400038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甲狀腺 手術 拉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臨床醫療手術器械,具體涉及到一種腔鏡甲狀腺手術拉鉤。
背景技術
近年來,在甲狀腺疾病的外科治療領域中,腔鏡甲狀腺手術因其切口小而隱蔽、術后頸部沒有切口瘢痕等優點,在國內外逐漸應用于臨床。
在常規開放甲狀腺手術中,手術野的顯露非常關鍵,為此,必須使用拉鉤將位于甲狀腺前方的頸前肌群拉開,有時甚至需要將頸前肌群離斷以充分暴露甲狀腺。但在腔鏡手術中,常規的甲狀腺拉鉤體積過大而無法使用,若使用腔鏡手術鉗牽引頸前肌群則需要增加更多的腔鏡手術切口,并且在操作過程中器械會遮擋部分腔鏡視野,影響術者操作;用絲線牽引肌群則顯露效果有限而且無法移動牽拉位置。基于上訴原因,非常有必要使用一種能夠在微創的前提下,安全、可靠、靈活地牽引頸前肌群,提供良好的腔鏡甲狀腺手術視野腔鏡甲狀腺拉鉤。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腔鏡甲狀腺手術拉鉤,在腔鏡甲狀腺手術中,通過微創進入術區,安全、可靠、靈活地牽拉頸前肌群,提供良好的腔鏡甲狀腺手術視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腔鏡甲狀腺手術拉鉤,該手術拉鉤包括手柄、拉鉤連接桿和拉鉤頭,拉鉤連接桿的一端連接固定在手柄上,另一端與拉鉤頭的一端一體連接,所述拉鉤頭為V形結構,拉鉤頭的另一端為兩側向下傾斜形成的錐形鈍頭,拉鉤頭所在平面與拉鉤連接桿垂直。
所述拉鉤連接桿和拉鉤頭均采用不銹鋼材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拉鉤連接桿的一端連接固定在手柄上,另一端與拉鉤頭的一端一體連接,避免多余的連接部,無消毒死角。拉鉤頭為V形結構,便于使拉鉤頭整體順利通過穿刺點,進而在狹小的頸部手術空間內靈活牽拉頸前肌群,拉鉤頭的另一端為兩側向下傾斜形成的錐形鈍頭,便于穿刺皮膚,更可有效避免刺傷深部組織。拉鉤頭所在平面與拉鉤連接桿垂直,在手術過程中便于醫護人員操作。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拉鉤頭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為手柄,2為拉鉤連接桿,3為拉鉤頭。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和圖2,一種腔鏡甲狀腺手術拉鉤。該手術拉鉤包括手柄1、拉鉤連接桿2和拉鉤頭3,拉鉤連接桿2的一端連接固定在手柄1上,拉鉤連接桿2的一端可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手柄1上,拉鉤連接桿2也可通過焊接連接固定在手柄1上,本實施例,拉鉤連接桿2的一端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手柄1上。拉鉤連接桿2的另一端與拉鉤頭3的一端一體連接,本實施例,拉鉤連接桿2和拉鉤頭3為不銹鋼條一體結構,減少拉鉤的連接部,減小消毒死角。所述拉鉤頭3為V形結構,V形結構便于使拉鉤頭整體順利通過穿刺點,在狹小的頸部手術空間內靈活牽拉頸前肌群,拉鉤頭3的另一端為兩側向下傾斜形成的錐形鈍頭,便于穿刺皮膚,更可有效避免刺傷深部組織。拉鉤頭3所在平面與拉鉤連接桿2垂直,在手術過程中便于醫護人員操作。
手術時,在建立皮下頸前空間后,選取頸前側方穿刺點,將拉鉤頭的尖端小心刺入皮膚,在腔鏡的監視下,依照拉鉤頭彎曲弧度,扭動手柄,旋轉拉鉤,使拉鉤頭全部進入術區,將拉鉤頭“V”形結構的底部置于頸前肌群深面,向體外方向拉動手柄,即可將肌群拉開,顯露甲狀腺術區,并且可以隨時按手術需要調節牽拉肌群的位置和深度。手術完畢后只需依拉鉤頭彎曲弧度反向扭轉即可將拉鉤退出。
本拉鉤能夠在微創的前提下,安全、可靠、靈活地牽拉頸前肌群,達到充分顯露甲狀腺病灶的目的,并能提供良好的手術視野,減少副損傷機會,縮短手術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379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組裝多功能復位導向器
- 下一篇:采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