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螺旋槳式風扇和空調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2279.4 | 申請日: | 2013-04-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4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宇賀神裕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F04D29/28 | 分類號: | F04D29/28;F04D29/58 |
| 代理公司: |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 11038 | 代理人: | 呂林紅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螺旋槳 風扇 空調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旋槳式風扇和具有該螺旋槳式風扇的空調機。
背景技術
已往的螺旋槳式風扇,為了節省空間,具有將驅動電機收納在螺旋槳式風扇的轂部內的構造。
但是,在采用這樣的構造時,由于驅動電機周圍的空氣不循環,所以,驅動電機旋轉時產生的熱無法進行熱交換,導致驅動電機的溫度上升。因此,存在驅動電機的軸支承部的軸承壽命縮短而不能得到可靠性高的螺旋槳式風扇。
為此,已往提出了將驅動電機冷卻的技術。
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在覆蓋驅動電機的轂部設置了多個通風孔。
在專利文獻2中,使具有覆蓋驅動電機的罩的轂部為雙重壁結構,在內側的轂部分設置傾斜狀的突起和通風孔,在外側的轂部分設置利用傾斜狀突起引導的朝向斜外側的通風孔。
在專利文獻3中,在覆蓋渦輪風扇的電動機的壁上設置通風孔,設置覆蓋通風孔的壁部,使空氣從開放部流向主板側。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昭58-214699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6-16178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127177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專利文獻1中,當螺旋槳式風扇旋轉而形成了氣流時,防止異物侵入通風孔的效果并不充分,所以,塵埃等異物堆積在通風孔,將通風孔堵塞,從而得不到驅動電機的冷卻效果。另外,異物附著在內置于驅動電機內的基板(變換基板)上,由此施加了過度的電壓,成為短路的原因。
在專利文獻2中,雖然使轂部的罩為雙重構造能防止異物的侵入,但是構造復雜,不利于制造。
在專利文獻3中,由于覆蓋通風口的開口部,所以存在通風阻力增大,冷卻效果小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做出的,其第一目的是獲得能防止異物侵入設在轂部上的通風孔內的螺旋式風扇。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獲得采用上述螺旋槳風扇的空調機。
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槳式風扇包括葉輪和驅動電機,上述葉輪在轂部的外周設置多個葉片,上述驅動電機經由與上述轂部連接的電機軸驅動上述葉輪旋轉。上述轂部具有覆蓋上述驅動電機的罩,并且,在該轂部的頂端面具有與上述罩內的空間連通的通風孔。靠近上述通風孔且在上述葉輪的旋轉方向側設有突出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通風孔被等間隔地設置,靠近各通風孔且在上述葉輪的旋轉方向側設有突出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突出部是彎曲的形狀,突出部的外周端部是向上述葉輪的旋轉方向的相反側后退的形狀。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上述突出部被設置成,在將一個突出部置于中間地位于上述葉輪的旋轉方向的前后的兩個通風孔中,當將相對于該突出部的前方位置的通風孔與該突出部的中心間距離設為L1并將相對于該突出部的后方位置的通風孔與該突出部的中心間距離設為L2時,滿足L2≤1/2·L1,而且,該突出部的高度L3相對于通風孔的直徑D為2/3·D≤L3≤D。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突出部成為向與上述葉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一側后退的形狀,以使當將連接突出部的內周端和外周端的直線N1、和與突出部的內周端中的轂部的中心同心的同心圓的切線N2所成的角度設為θ時,角度θ為與上述葉輪的旋轉方向相反的一側的角度,滿足30°≤θ≤60°。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中,優選的是,相對于突出部的高度L3,突出部的寬度W為L3≤W≤2.0·L3。
另外,本實用新型的空調機包括:吸入室內空氣的上部吸入口、對從上述上部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進行過濾的過濾器、使過濾后的空氣與冷凍循環的制冷劑進行熱交換而生成調節空氣的熱交換器、將上述調節空氣吹出到室內的吹出口、接收在上述熱交換器結露的水的排水盤、以及上述的螺旋槳式風扇,該螺旋槳式風扇配置在上述熱交換器的上游側。
實用新型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螺旋槳式風扇,由于在轂部的頂端面設置通風孔,并且,靠近通風孔且在葉輪的旋轉方向側設置突出部,所以,可以防止塵埃等異物侵入通風孔,由于罩內空間的空氣從通風孔流出,所以,可長期地保持驅動電機的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未經三菱電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22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