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變速器潤滑導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1476.4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48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冬;王鑫;楊志峰;王偉;邵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齒輪一廠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達專利事務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錫麟 |
| 地址: | 20182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變速器 潤滑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汽車變速器技術領域的裝置,具體是一種汽車變速器潤滑導油裝置。?
背景技術
變速器一般安裝在車輛的離合器與傳動軸之間,其通過改變傳動比擴大車輛驅動力和速度的變化范圍,以適應經常變化的行駛條件。要保證變速器正常工作需對變速器內部的軸承,齒輪等零部件進行充分的潤滑,目前,該潤滑要求越來越高,各檔齒輪及軸承的工作環境也越來越惡劣,這不僅對潤滑油的油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對整個變速器潤滑結構的設計也具高要求。?
在汽車變速器內部,變速箱箱體內齒輪的嚙合傳動使得箱體內溫度上升,所以必須設置導油潤滑結構,以達到降低齒輪溫度和潤滑的目的。傳統的變速器的導油潤滑系統主要是采用分體式的導油板來完成。?
對現有技術進行文獻檢索發現,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215176公告日2009-4-1,記載了一種變速器潤滑系統的導油裝置,包括一碟狀導油盤安裝在變速器殼體的凹槽內,所述變速器殼體的凹槽內設有凸起部,其特征是:所述導油盤上設有與凹槽的凸起部相配合的缺口,導油盤的周邊上設有至少兩個止動臂,變速器殼體上設有與所述止動臂相配合的止動槽。?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2032072U公告日2011-11-09,記載了一種汽車變速器的導油結構,設置于輸出軸總成的輸油口處,包括呈碟片狀的導油盤,所述的導油盤中部開設有導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導油盤上位于上述導油孔的內側固設有連通導油孔的導油管,所述的導油盤上位于上述導油孔的外側固設有集油槽,且導油孔與集油槽的內腔相連通。?
但上述技術雖然能使箱內齒輪實現降低溫度和潤滑的作用,但是在變速器工作的過程中由于殼體與導油板之間會有間隙出現,導致導油效率降低,使實際潤滑效果達不到設計的預期。?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種汽車變速器潤滑導油裝置,能夠解決導油板和殼體間存在間隙的問題,使得導油機構內部不漏油。?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包括:設置于殼體內壁的導油擋板和導油槽,其中:導油擋板位于主動軸總成的甩油區域,導油槽的一端與導油擋板的末端相連,導油槽的另一端與主動軸油路相連。?
所述的導油擋板為L字形結構,包括:位于安裝孔內的擋油部分和位于變速器殼體壁內的導油部分,其中:導油部分為直板結構,且導油擋板與殼體為一體式鑄造。?
所述的安裝孔上設有塞片。?
所述的塞片為一端密封的柱狀結構,其形狀與安裝孔相吻合。?
有益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起到導油潤滑、冷卻齒軸的作用,并提高導油效率,減少零件數量、提高裝配效率、從多方面降低成本,并降低變速器整體噪聲水平。?
附圖說明
圖1a為本實用新型安裝塞片立體示意圖;?
圖1b為本實用新型未安裝塞片立體示意圖。?
圖2a為圖1中導油擋板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2b為圖1中油路局部放大示意圖,箭頭為潤滑油工作走向。?
圖3為塞片示意圖;?
圖中:1導油擋板、2導油槽、3塞片、4殼體、5安裝孔、6擋油部分、7導油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a和圖1b所示,本實施例包括:設置于殼體4內壁的導油擋板1和導油槽2,其中:導油擋板1位于主動軸總成的甩油區域,導油槽2的一端與導油擋板1的末端相連,導油槽2的另一端與主動軸油路相連。?
所述的導油擋板1為L字形結構,包括:位于安裝孔5內的擋油部分6和位于變速器殼體壁內的導油部分7,其中:導油部分7為直板結構,且導油擋板1與殼體4為一體式鑄造。?
所述的安裝孔5上設有塞片,如圖3所示。所述的塞片3為一端密封的柱狀結構,其形狀與安裝孔5相吻合。?
在變速器工作時,油路的循環過程如圖4所示,主動軸順時針旋轉被甩出的潤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殼體壁流向導油擋板1,L型的導油板1防止了潤滑油直接流出,并使潤滑油沿著導流擋板1流入導油槽2并重新流入主動軸中心的油孔,從而開始新一輪的潤滑回路。由于殼體4拔模限制,所以要通過機加工的方式來實現導油擋板1與導油槽2的連通。如圖2a和圖2b所示,最終用塞片3來封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齒輪一廠,未經上海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齒輪一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147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外置空檔位置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鋁電解槽短路口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