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子母導引導管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161202.5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51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麗麗;郭莉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業(yè)聚醫(y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25/00 | 分類號: | A61M25/00;B32B27/06;B32B27/08;B32B27/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孫皓;林虹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子母 導引 導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使用的導引導管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導引導管作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的基本通道,是PCI成功的基礎和關鍵,導引導管的支撐力對完成PCI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由于經(jīng)橈動脈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低,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較高的原因使得該方法在冠心病介入治療中越來越得到重視,受到廣泛的普及,但是許多醫(yī)生在手術過程中發(fā)現(xiàn)在經(jīng)橈動脈介入治療中單純靠導引導管自身提供的支撐力常常不足以完成整個手術,另外一些復雜冠狀動脈PCI如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閉塞CTO病變、嚴重迂曲病變、彌漫鈣化,冠狀動脈起源異常等慢性完全閉塞病變也需要導引導管提供較強的支撐力。而提高導引導管支撐力有多種方法,其中子母導管因可以通過操控導管以提高整個導管系統(tǒng)的主動支撐力而被廣泛認可,子母導管一般在導絲通過了病變因導引導管后坐力不夠,球囊、支架不能到位的情況下使用。?
日本Terumo公司的一款Heartrail?II“Fr5套接在Fr6中的導管系統(tǒng)”,由規(guī)格為5F的子導引導管和規(guī)格為6F的母導引導管構成的子母導引導管,可以滿足多數(shù)介入治療中需深插導引導管、增加支撐力的需要。雖然該子母導引導管結構為直頭導引導管,頭端較柔軟,但如果手術中操作若稍有不慎,易使血管被損傷或空氣栓塞,甚至導致血管閉塞。?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子母導引導管,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高導引導管的抗折性,有效傳遞扭力,并使遠端靈活柔軟,減少對血管的損傷。?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子母導引導管,包括母導管,所述母導管內設有子導管,子導管的遠端伸出母導管的遠端,母導管和子導管硬度由近端至遠端依次降低,子導管的遠端管身涂覆有親水涂層,其端部的遠端端面與子導管的軸線垂直。?
本實用新型的親水涂層為底表雙層結構,底層采用聚酯類高分子材料、聚醚類高分子材料或聚酯-聚醚嵌段共聚物;所述聚酯類高分子材料是聚氨酯或聚碳酸酯,所述聚醚類高分子材料是聚醚多元醇或聚醚型聚氨酯;所述表層材料采用高分子材料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所述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其衍生物是甲殼素、殼聚糖或瓊脂糖;所述表層厚度為0.0001-0.025mm,底層厚度為0.0001-0.025mm。?
本實用新型的親水涂層距子導管近端端部300-1000mm。?
本實用新型的子導管和母導管的導管管身由五至十二段硬度由近端至遠端依次降低的管身連接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子導管和母導管由外層、中間層和內層三層結構組成。?
本實用新型的外層由近端至遠端由五至十二段硬度依次降低的管身連接組成,每段管身的長度為1-900mm,管壁厚度為0.03-0.2mm,采用尼龍、聚氨酯、聚醚酰胺樹脂、環(huán)氧樹脂、聚醚胺或聚酰胺。?
本實用新型的中間層為編織網(wǎng),像素/英寸為20-150,編織密度由遠端至近端逐漸提高;所述編織網(wǎng)由直徑0.015-0.1mm的圓編織線與厚度0.01-0.05mm,寬度0.03-0.2mm的扁編織線混合編織構成;或所述編織網(wǎng)由厚度0.01-0.05mm、?寬度0.03-0.2mm的扁編織線編織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母導管與子導管的型號為5F與4F,6F與5F,7F與6F,或8F與7F。?
本實用新型的母導管的總長度為1000mm,子導管比母導管長100-500mm。?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將遠端管身涂有親水涂層的子導管與遠端部分為任意標準形狀的母導管套置,以增強整個導引導管系統(tǒng)的支撐力,子導管與母導管均采用三層結構,將編織密度從近端至遠端變小的編織網(wǎng)和從近端至遠端硬度依次降低的管身配合,得到從近端至遠端硬度逐次降低的導管系統(tǒng),不僅保證了子導管遠端靈活柔軟,減少對血管的損傷,還保證了子母導管的抗折性和扭力的有效傳遞性,提高手術的成功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子母導引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子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子導管的縱向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子母導引導管的橫向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中間層的第一種編制方式的橫向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中間層的第二種編制方法的橫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業(yè)聚醫(y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未經(jīng)業(yè)聚醫(yī)療器械(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120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