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農村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1192.5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2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薛慧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清水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楊雪松 |
| 地址: | 100078 北京市朝陽區朝陽望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村 污水處理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資源與環境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農村污水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A/O工藝是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水處理工藝,具有較長的歷史,在污水處理方面應用較為廣泛。A/O工藝通過鼓風機進行充氧曝氣,在A/O池內,利用填料上附著的微生物膜吸收分解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質,達到降解COD和BOD等的目的。A/O池出水自流進入沉淀池,脫落的生物膜等在其中進行沉淀,澄清水經過加藥系統投加絮凝劑后進入中間水箱,經消毒后即可排放。如需回用,另需加后續深度過濾處理。該工藝具有以下特點:(1)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A/O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2)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3)一次性投資少。該工藝的缺點是(1)出水水質不穩定,抗沖擊負荷較差;(2)流程復雜,自動化程度較低,依賴于管理人員的經驗,管理不方便;(3)布水、曝氣不易均勻,容易出現死區;(4)占地面積大。?
針對于農村地區經濟技術條件相對落后,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可以建于不同?的地方,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而生態處理系統,如“人工濕地”技術,能在污染源頭直接應用該技術對污水進行處理,污水在水生植物、介質、微生物的綜合作用下得到了凈化。生態處理系統有其固有的優勢,如低費用、低能耗、運行管理維護簡單,經濟有效、易操作運行,因此,考慮將A/O工藝與生態處理系統有效地結合起來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即組合型生物綜合處理法可以實現技術、經濟、環境效益的統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農村污水的進水特點,將A/O工藝與生態處理系統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將柵網集水池與預處理、A/O缺氧好氧池、生態高效型潛流濕地處理系統相結合,提供一種能夠截留大粒徑生產生活雜物、處理效率高、出水效果好、水質穩定、實際操作簡便、運行成本低、維護簡單、能耗低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從而獲得技術、經濟、環境效益三豐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過管道順序連接的集水池、沉淀池、A/O池、二沉池和人工濕地;所述集水池上設置柵網,所述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流經所述柵網過濾后進入集水池池;所述集水池的出水自流到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出水用提升泵泵入A/O池;A/O池由順序連接的缺氧段和好氧段組成;所述好氧段的出水自流到二沉池,所述二沉池的出水自流入所述人工濕地中,所述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回流到所述A/O池的缺氧段。?
進一步地,?
所述柵網采用間隙為5mm的不銹鋼材質焊制。?
所述集水池的池頂設置可滑動的蓋。?
所述集水池與所述沉淀池共用一面墻。?
所述A/O池與所述二沉池共用一面墻,所述二沉池與所述人工濕地有高度差。?
所述人工濕地是潛流型人工濕地;所述人工濕地的擋墻底部及四壁均設有防滲層;所述人工濕地自上而下由水生植物層、布水層、介質層和集水層組成;布水管均勻布設在所述介質層中;所述二沉池的出水管通過管道與所述布水管連通;所述布水管上均勻分布通孔,污水通過布水管上的所述通孔進入所述介質層。?
所述布水管為UPVC管。?
所述防滲層為復合土工膜防滲層。?
本實用新型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的優點在于:?
(1)綜合建設成本低、動力消耗少、運行費用低、投資省;?
(2)工藝耐沖擊負荷力強,系統安全、運行穩定,操作簡單,管理方便,且使用壽命長;?
(3)運行中無需添加化學藥劑,運行穩定,處理效果好,并具有綠色生態效益、能夠美化周邊環境、調節周邊區域氣候、改善局部空氣質量環境的優點,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的平面布置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柵網,2集水池,3沉淀池,4A/O池,5污泥池,6二沉池,7進水閥門井,8人工濕地,9出水調節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農村污水處理系統,包括通過管道順序連接的集水池2、沉淀池3、A/O池4、二沉池6和人工濕地8;集水池上設置柵網1,污水通過污水管網流經柵網過濾后進入集水池;集水池的出水自流到沉淀池;沉淀池的出水用提升泵(圖中未顯示)泵入A/O池;A/O池由順序連接的缺氧段和好氧段組成;好氧段的出水自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的出水自流入人工濕地處理系統中,二沉池的剩余污泥回流到A/O池的缺氧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清水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清水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119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便利手推車
- 下一篇:地鐵機車坡道式緊急疏散門傳動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