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帶保壓環的滑動軸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1137.6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78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剛;李大正;何鋒發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意豐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2/06 | 分類號: | F16C32/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保壓環 滑動 軸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描述了一種新式的滑動軸承,屬于重型回轉設備的支撐和傳動領域。?
背景技術
滑動軸承具有結構簡單、拆裝方便、承載能力高、摩擦系數低、能承受沖擊和振動、壽命長、運轉平穩無噪音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與各個領域。在重型回轉設備中,滑動軸承通常被用來支撐巨大的回轉部件,例如回轉窯、管磨機、鋼球磨煤機等設備中的主軸承都采用滑動軸承。?
主軸承分為動壓軸承和靜壓軸承兩種,動壓軸承利用軸頸旋轉時的泵油作用,將潤滑油帶入軸頸和軸瓦之間,形成分開摩擦面的油膜。動壓軸承為了形成可靠的油膜,安裝時必須對軸瓦進行精密的刮研,以保證瓦面與軸頸的接觸點數,否則將造成運行時瓦溫升高甚至燒瓦。動壓軸承的油膜比較薄,摩擦系數比較大,傳動效率比靜壓軸承低,同時摩擦產生的大量的熱量,必須在軸瓦內部通冷卻水進行強制冷卻。?
靜壓軸承的軸頸和軸瓦被外界供給的高壓潤滑油完全分隔開,油膜的形成不受相對滑動速度的限制。油膜厚度比動壓軸承的大,尤其油囊處的油層厚度要達到幾毫米,所以摩擦系數比動壓軸承小,無需強制水冷。靜壓軸承必須持續不斷地向油囊內提供高壓潤滑油,才能保證軸頸一直處于頂起狀態。由于無法做到軸頸與軸瓦的完美貼合,軸頸與軸瓦之間的縫隙使大量的高壓油泄漏,為了保持油囊內的油壓,所以高壓油的需要量很大,運行成本很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新式的滑動軸承一一帶保壓環的滑動軸承,與現有的動壓滑動軸承相比,無需對軸瓦進行精密的刮研,摩擦系數低,無需強制水冷;與現有的靜壓滑動軸承相比,摩擦系數低,高壓潤滑油用量小。?
技術方案?
結合圖1,帶保壓環的滑動軸承由罩殼1、軸瓦2、保壓環3、底座4組成。結合圖2,在軸瓦2的油囊6外側加工一圈凹槽5,凹槽5內放置有由彈性可壓縮的自潤滑材料制成的保壓環3。結合圖4,滑動軸承非工作時,油囊6內沒有高壓潤滑油,軸8與軸瓦2相接處,保壓環3被壓入軸瓦2的凹槽5內。結合圖5,滑動軸承工作時,高壓潤滑油通過進油孔7進入油囊6內,由于保壓環3的密封作用,油囊6內的潤滑油壓力逐漸升高,軸8被頂起,?保壓環3隨著回彈。保壓環3回彈到一定高度后,將不再回彈,高壓油繼續進入油囊6并從保壓環3與軸8之間的縫隙泄漏出去,油囊6內的壓力達到平衡,軸8也不再升高。由于保壓環3的作用,有效減少了高壓潤滑油的泄漏量,所以用相對比靜壓軸承小很多的流量,就可以使軸8處于被頂起狀態。此時在軸8與軸瓦2之間(除油囊6處)形成的油層厚度為保壓環3回彈的高度,大約為1mm;油囊6處的油層厚度為保壓環回彈的高度再加上油囊6的深度3mm,大約為4mm;軸與保壓環3之間的油膜厚度大約為幾十微米。軸承工作時,軸8與軸瓦2處于完全隔離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帶保壓環的滑動軸承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軸瓦結構示意圖;?
圖3為保壓環結構示意圖;?
圖4為帶保壓環的滑動軸承非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為帶保壓環的滑動軸承工作狀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罩殼;2-軸瓦;3-保壓環;4-底座;5-凹槽;6-油囊;7-進油孔;8-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與普通滑動軸承的比較對本專利進行進一步闡述。?
動壓軸承利用軸頸旋轉時的泵油作用,將潤滑油帶入軸頸和軸瓦之間,形成分開摩擦面的油膜,油膜的厚度很薄,僅為幾十微米。假設軸頸與軸瓦完全被油膜分隔開,軸承的摩擦力F=μ×A×v/δ,μ為潤滑油的動力粘度,A為軸頸與軸瓦之間的油膜面積,v為軸頸相對軸瓦的線速度,δ為油膜厚度。可見軸承的摩擦力F與油膜厚度δ成反比,即油膜越薄,摩擦力越大。摩擦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動壓軸承必須在軸瓦內部通冷卻水進行強制冷卻。動壓軸承為了形成可靠的油膜,安裝時必須對軸瓦進行精密的刮研,以保證瓦面與軸頸的接觸點數,否則將造成運行時瓦溫升高甚至燒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意豐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意豐機電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113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活性碳硅藻泥墻材
- 下一篇:一種廢水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