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轎車前側車門門框后立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60956.9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64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丁星德;秦學文;楊智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4 | 分類號: | B62D25/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郭云 |
| 地址: | 400037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轎車 車門 門框 立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轎車上的前側車門門框后立柱。
背景技術
目前,轎車前側車門門框后立柱一般由柱體和B柱蓋板兩大部分組成,并采用一體滾壓成型。由于多次輥壓的彎形量大,各彎形部位相互間的影響較大,會造成門框后立柱的成型效果不理想,且生產效率不高,再加上門框后立柱輥壓形狀復雜,生產工藝也相對復雜,要達到精度要求,必須投入多套輥壓模具,生產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生產的前側車門門框后立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轎車前側車門門框后立柱,包括柱體(1)和B柱蓋板(2),所述柱體(1)位于B柱蓋板(2)的前方,該柱體(1)為空心柱狀結構,由板材輥壓成型,在所述柱體(1)的后端一體形成有兩塊相互貼合的第一定位片(1a),所述B柱蓋板(2)靠近柱體(1)的一端向前彎折,形成第二定位片(2a),該第二定位片(2a)與其中一塊第一定位片(1a)相貼合固定。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柱體和B柱蓋板由傳統的一體輥壓結構改為分體式結構,柱體斷面形狀呈空心柱狀,輥壓成型容易,工藝簡單;B柱蓋板前端為翻邊結構,成形工藝也簡單。柱體和B柱蓋板都易于生產加工,降低了產品加工工藝的復雜性,提高了產品的加工精度及生產效率。柱體和B柱蓋板通過第一定位片和第二定位片貼合固定,牢固性好,強度可靠,不會發生變形或損壞。
鑒于B柱蓋板部位結構簡單,為保持成型的穩定性,作為優選,所述B柱蓋板(2)連同第二定位片(2a)通過沖壓成型。
為了滿足具有足夠的受力變形強度,所述柱體(1)和B柱蓋板(2)均由厚度為0.8~1mm的冷軋鋼板制成;作為優選,所述板體(1)和B柱蓋板(2)的厚度均選用0.9mm為宜。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將柱體和B柱蓋板設置為分體組裝結構,既降低了轎車前側車門門框后立柱的加工工藝,使其便于生產,又提高了產品加工精度和安裝精度,生產效率隨之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由柱體1和B柱蓋板2兩大部分組成,所述柱體1和B柱蓋板2采用厚度為0.8~1mm的冷軋鋼板制成,在本實施例中,柱體1和B柱蓋板2的厚度優選為0.9mm。當然,作為等同的替換,柱體1和B柱蓋板2的材質可以由其它類似的鋼板替代,柱體1和B柱蓋板2的厚度可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柱體1位于B柱蓋板2的前方,該柱體1為空心的不規則柱狀結構,并由冷軋鋼板板材經輥壓成型,在所述柱體1的后端一體形成有兩塊相互貼合的第一定位片1a。所述B柱蓋板2通過沖壓成型,B柱蓋板2靠近柱體1的一端向前變形彎折,形成第二定位片2a,該第二定位片2a與其中一塊第一定位片1a相互貼合,并通過焊接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6095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行李箱蓋
- 下一篇:用于汽車的流水槽、流水槽組件及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