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合成混紡紗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9555.1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87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清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清河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2G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3622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混紡 紗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品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合成混紡紗線。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審美觀點的悄然變化,追求紡織用品為天然、綠色環保、新奇特等觀念的著裝,是人們的理想,人們對紡織面料的要求趨向穿著舒適、透氣性好、手感柔和、抗皺性強。
但目前紡織面料存在如下問題:一方面,采用合成纖維獲得的面料雖具有一定的吸濕性能,但穿著舒適性能較差;而另一方面,采用天然纖維獲得的面料雖然手感柔軟但,抗皺性能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吸附除臭、抑菌防霉、手感柔軟,且抗皺性能好的合成混紡紗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合成混紡紗線,由滌綸、亞麻纖維和竹炭纖維纏繞而成的紗線本體,所述紗線本體分為里層和表層,所述亞麻纖維和竹炭纖維主要分布在紗線本體的里層,所述亞麻纖維和竹炭纖維互相纏繞成線狀且沿所述紗線本體的軸線方向延伸,所述滌綸主要分布在紗線本體的表層。
進一步地,所述紗線本體的里層和表層同軸。
進一步地,所述紗線本體里層的亞麻纖維和竹炭纖維分布均勻。
進一步地,所述的滌綸的單絲纖度為1.2~1.5D,其長度為30~40mm。
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
1.混紡紗線的里層主要是亞麻纖維和竹炭纖維可以有效起到附除臭、抑菌防霉及抗皺的作用。
2.分布在表層的滌綸能使混紡紗線具有手感柔軟的特點。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合成混紡紗線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參考圖1,一種合成混紡紗線,由滌綸1、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纏繞而成的紗線本體,所述紗線本體分為里層4和表層5,紗線本體的里層4和表層5是同軸的,所述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主要分布在紗線本體的里層4,紗線本體里層4的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分布均勻,所述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互相纏繞成線狀且沿所述紗線本體的軸線方向延伸,所述滌綸1主要分布在紗線本體的表層5,滌綸的單絲纖度為1.2~1.5D,其長度為30~40mm。
第二實施例
參考圖1,一種合成混紡紗線,由滌綸1、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纏繞而成的紗線本體,所述紗線本體分為里層4和表層5,紗線本體的里層4和表層5是同軸的,所述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主要分布在紗線本體的里層4,紗線本體里層4的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分布均勻,所述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互相纏繞成線狀且沿所述紗線本體的軸線方向延伸,所述滌綸1主要分布在紗線本體的表層5。
所述亞麻纖維2和竹炭纖維3以滌綸1為載體,所述滌綸載體呈多孔海綿狀,所述竹炭纖維的外表面和海綿狀結構內分布有竹炭亞納米粉。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清河,未經丁清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955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型灌芯紗設備
- 下一篇:錠盤銷釘式彈簧支持器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