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控制液力緩速器的閥組及包括該閥組的液力自動緩速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8959.9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87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軍;柯瓦澤;王亞鋒;芮井中;王凱峰;侯連軍;趙會強;畢乾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雙特智能傳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T15/02 | 分類號: | B60T15/02;F16D5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11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液力緩速器 包括 自動 緩速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控制液力緩速器的閥組及包括該閥組的液力自動緩速器。
【背景技術】
商用車輛及工程車輛經常工作于不同的道路環境下,隨著當今動力系統能力的提升,商用車輛的載重越來越大、行駛車速越來越高,但是現有車輛的尺寸及制動鼓與輪胎的直徑都無所變化,這給商用車輛的制動系統帶來了更高的要求。對于客車等商用車輛隨著人們對安全的日益重視,除行車制動外的輔助制動裝置的安裝也越發必要。
輔助制動裝置(液力緩速器)作為車輛的輔助制動系統部件,又稱第三制動系統,它通過作用于傳動系統而減輕原車制動系統摩擦片的負荷,使車輛均勻減速,以提高車輛制動系統的可靠性,延長制動系統的使用壽命,并能由此而大幅度降低車輛使用成本。現有的汽車液力緩速器,依靠工作輪內液流的作用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液體的熱能,再通過冷卻器散熱的方式實現車輛制動。根據液力緩速器工作腔的形狀和葉片的形狀和角度,以及整個油路的情況決定了液力緩速器的內特性。
如今液力緩速器大多采用與自動變速箱集成在一起的做法,部分或完全的利用變速箱的油泵提供緩速器所需油液,這樣液力緩速器可使用自動變速器的潤滑油液,并且可利用變速器散熱器進行散熱。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達到很高的集成效果。使得自動變速器的設計可實現模塊化、多功能化。由于現今液力緩速器也都發展成電控技術,液力緩速器與液力變矩器都屬液力傳動元件,其控制、閥組元件、執行元件等多為相似。所以如能將液力緩速器集成于液力自動變速器上其增加的成本很小。液力緩速器可使用或部分使用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油泵、蓄能器、復雜油道、壓力傳感器、控制閥體、控制器等部件。
現有的集成于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液力緩速器多采用與控制液力自動變速器中的離合器相似的多邊節流閥來控制是否向液力緩速器工作腔內充液使其工作,也就是利用換向閥的原理來工作。但是由于液力緩速器的工作腔容積比較大,而且其工作與不工作時工作腔內充液量相差很大,如果利用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油泵進行供油那勢必將油泵做的非常大。在如今非常重視油耗的情況下,一般來說要減少油泵的體積,減少油泵損耗,這就與液力緩速器工作急需大流量工作液充入工作腔來快速工作相違背。
如果利用現有油泵直接為液力緩速器進行工作充油,那么會使整個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油壓瞬間降低,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所有離合器將失去壓力,液力緩速器的啟動工作也將很慢。離合器失壓后再次結合會帶來很大的沖擊,這種失壓是不受電控系統控制的,勢必會造成很大的沖擊。影響換擋和使用液力緩速器中的整車平順性。
為解決上述問題,現有技術都是在液力緩速器進油油道上加裝一個蓄能器(儲油罐),該蓄能器平時儲存油液,當緩速器需要工作時其利用氣壓或者其他形式能量將儲存的油液瞬間打入工作腔內。這樣液力緩速器就可以立刻形成工作循環,并且不會形成瞬間的空腔,影響整個液力自動變速器的油壓系統,使其能夠保證平穩的工作壓力,防止造成瞬間離合器壓力降低、混亂的情況。
但是這種方式需要給液力自動變速器加裝一個蓄能器與控制其的動力管路及控制開關,這為原本就非常復雜的液力自動變速器增加了難度,也增加了故障點。
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希望能夠在不加裝蓄能器及其控制動力管路與開關的情況下,僅依靠對換向閥芯與各油路的合理設計來實現即能形成為液力緩速器快速充液,又能實現液力緩速器工作與否的換向閥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就是旨在解決以上的一個或多個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控制液力緩速器的閥組及包括該閥組的液力自動緩速器,通過對換向閥芯與各油路的合理設計來實現既能形成為液力緩速器快速充液,又能實現液力緩速器工作與否的換向閥的功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控制液力緩速器的液壓閥組,包括殼體、閥芯、活塞、第一彈簧、第二彈簧,以及導桿;所述閥芯置于殼體內,第二彈簧套在導桿上,且第二彈簧的一端與導桿的尾部相接,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閥芯的內孔面相接;所述第一彈簧置于導桿與活塞之間;所述閥芯通過彈簧的彈力以及油壓產生的壓力之間的平衡而定位,用來調節油量大小以及液力緩速器的內特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述第一彈簧的彈性模量是第二彈簧的彈性模量的3倍以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雙特智能傳動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雙特智能傳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895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