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8342.7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76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卓杰強;解新創;王會學;田風梅;董微;蘭立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京鵬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9/02 | 分類號: | A01G9/02;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麗華 |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盆花 自動 輸送 潮汐 灌溉 栽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工程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工廠化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作物生產也越來越趨向于規模化、機械化和智能化。智能栽培輸送是工廠化盆栽植物生產的重要環節,它可以實現穴盤、栽培缽等的自動傳輸,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減少幼苗和盆栽植物因搬運環節而造成的損失。我國在盆栽植物等作物工廠化生產時采用的栽培苗床通常是固定式栽培床,在栽培床兩側留有作業通道,方便工人對溫室作物進行灌溉或將成品苗搬運至另外一座設施,但卻存在著設施利用率低,人工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灌溉不均和作物品質不一致等問題,雖然也有一些生產單位采用移動式栽培床,只在設施單跨中留一條作業通道,使設施面積利用率由40-50%提升至75%以上,但是這樣的栽培床尚需另外配套合適的灌溉系統才能生產,且在作物生長收獲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工進行盆缽的搬運工作。針對此種情況,開發一種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解決以上目前盆花生產存在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高工作效率的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其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
一種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包括栽培槽系統、供水回水系統及盆花自動輸送系統;
所述的栽培槽系統包括盆苗栽培區和成品花栽培區,各栽培區中具有若干道栽培槽,至少是在各道栽培槽的起始端安設盆花助力輸送裝置;
所述的供水回水系統包括:一組由營養液池引入水的供水主管;一組由供水主管供水且分別為各道栽培槽供水的供水支管;及在各道栽培槽中開設可回收至營養液池的收集槽;
所述的盆花自動輸送系統包括一個設置在栽培槽系統圍側的可循環傳送的主運送單元及一組分別安裝在各道栽培槽上的分送單元;所述的主運送單元中至少包括一對分位于全部栽培槽兩端側的前、后運送主道,各運送主道上安裝由驅動電機驅動的傳輸裝置;所述的各分送單元中亦安裝由驅動電機驅動的傳輸裝置,并在各道栽培槽的起始端設有傳感器。
所述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的盆花助力輸送裝置為花盆勾取裝置。在各道栽培槽的尾端亦可同時安設盆花助力輸送裝置,該盆花助力輸送裝置采用盆花導向裝置。
所述花盆勾取裝置和盆花導向裝置均由一無桿氣缸帶動伸縮的彎鉤組成。
所述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設置在栽培槽系統圍側的可循環傳送的主運送單元由一對分位于全部栽培槽兩端側的運送主道和一聯通該對運送主道的傳送道組成,在該傳送道上設置盆花分級機。
所述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的營養液池由電磁閥控制開啟,設置在栽培槽系統的下方;在各道栽培槽兩頭端的底部分別設置向營養液池回水的收集槽。
所述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各運送主道上及各分送單元中安裝的傳輸裝置由輥筒、輸送帶及驅動電機組成。
所述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各道栽培槽是由不銹鋼板或耐腐蝕的鋼板折彎成“U”型結構。
所述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中,所述成品花栽培區中各栽培槽的間隔要大于盆苗栽培區中各栽培槽的間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工作效率高,灌溉均勻,利于作物生長的品質均一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結構示意圖(側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結構示意圖(俯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栽培槽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局部剖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花盆勾取裝置(或是盆花導向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后側X方向輸送機;2-回水收集槽;3-驅動電機;4-后側栽培槽支架;5-中間栽培槽支架;6-供水主管;7-供水支管;8-盆花;9-盆苗栽培槽;9’-成品花栽培槽;10-前側X方向輸送機;11-花盆導向裝置;12-盆花分級機;13-花盆勾取裝置;14-無桿氣缸;15-彎鉤;16-前側栽培槽支架;17-循環聯通輸送道。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至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盆花自動輸送潮汐灌溉栽培床的一實施例,主要部分包括栽培槽系統、供水回水系統及盆花自動輸送系統。
所述的栽培槽系統包括盆苗栽培區和成品花栽培區,各栽培區中分別具有若干道栽培槽(圖示所示實施例中,盆苗栽培區包括有6道盆苗栽培槽9,成品花栽培區包括有6道成品花栽培槽9’),各盆苗栽培槽9和成品花栽培槽9’均可由不銹鋼板或耐腐蝕的鋼板折彎成“U”型的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京鵬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京鵬環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834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