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茶葉祛味盒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7691.7 | 申請日: | 2013-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84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慶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慶鵬 |
| 主分類號: | A61L9/12 | 分類號: | A61L9/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400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葉 祛味盒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領域,涉及一種茶葉祛味盒。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加上生活環境越來越惡化,很多人的自我保健和環保意識越來越強,人們往往會在工作之余或者節假日約上幾個朋友聚在一起泡茶和聊天,這種方式就是一種很好的舒解壓力的方式。茶葉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飲品,飲茶有益于人體健康,茶湯具有降血脂、提神醒腦、助消化等功能。如今,喜歡上喝茶和品茶的人越來越多,就導致茶葉的需求量非常龐大,這也就極大地促進了茶產業的發展。
茶青采摘回來后被加工制作成顆粒狀或者細條狀的茶葉,由于這些顆粒狀或者細條狀的茶葉都會夾雜有部分的茶梗、黃葉片、劣質茶葉、茶末以及少量的雜質,若是將其直接丟失,那么就會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由于這些茶葉次雜本身不僅具有很強的增香祛味特點,而且還能有效地吸附部分對人體有害的氣體,尤其適用于洗手間、剛裝修的室內環境以及車內環境。
另外,茶葉沖泡完成后,茶葉的葉底雖然不再具有飲用價值,但是這些曬干后的茶葉葉底仍然具有祛味和吸附有害氣體的特點。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茶葉祛味盒,它能將茶梗、茶片、茶樸、茶子等次雜以及曬干后的茶葉葉底進行充分地回收再利用,使其產生經濟效益,它具有結構新穎、外形美觀、祛味和吸附有害氣體的效果俱佳、適用范圍廣、裝飾效果強的特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茶葉祛味盒,其結構特征在于,盒體是由前后兩片仿桃形貝殼對合形成并且其底部設置有開合點,前后兩片仿桃形貝殼以該開合點為支點作開/合,盒體內部的上端部位設置有弧形置物凹槽,對應該弧形置物凹槽的盒體側壁開設有多個對流孔,盒體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基座,基座的底面設置有防滑墊片。
先將一定數量的茶梗、茶片、茶樸、茶子等次雜以及曬干后的茶葉葉底裝入透氣網袋中,打開盒體的前后兩片仿桃形貝殼,將網袋置入盒體上端的弧形置物凹槽中,最后將盒體合上即可。
本實用新型可放置于家中、辦公場所或者車內,它不僅能祛味和吸附有害氣體,而且其美觀的外形還能起到裝飾點綴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具有結構新穎、外形美觀、祛味和吸附有害氣體的效果俱佳、適用范圍廣、裝飾效果強的特點。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視組合結構透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茶葉祛味盒,其特征在于,盒體1是由前后兩片仿桃形貝殼對合形成并且其底部設置有開合點,前后兩片仿桃形貝殼以該開合點為支點作開/合,盒體1內部的上端部位設置有弧形置物凹槽11,對應該弧形置物凹槽11的盒體1側壁開設有多個對流孔A,盒體1的底部固定設置有基座2,基座2的底面設置有防滑墊片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慶鵬,未經孫慶鵬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769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乒乓球練習回彈板
- 下一篇:一種簡易治療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