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深孔一體化鏜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7379.8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099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牛 |
| 主分類號: | B23B29/03 | 分類號: | B23B29/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3000 山東省德州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一體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械加工領域,是一種深孔與鋼管內表面加工工具。
背景技術
鏜滾是常用的加工深孔與鋼管內表面的加工方式。通過粗鏜、精鏜、滾壓幾道工序的加工,去掉加工余量,修正內孔精度,降低表面的粗糙度并提高了表面硬度。
現有的鏜頭為實心結構,不能自動漲、收刀。一種鏜孔工具對應一道加工工藝,工藝復雜,效率低,生產成本高。
針對上述鏜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式的可自動漲、收刀的鏜滾一體化鏜頭,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可明顯提高加工效率。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采用鏜滾一體化集成設計,鏜頭主軸1整體貫穿。鏜頭前端依次套接滾道A2,隔離套3,滾道B4,滾柱保持器7,刀頭5,由前緊固鎖母6固定。滾柱保持器7周向設雙排滾柱8。刀頭5上均勻分配兩塊粗刀座20和一塊精刀座21。與粗刀座20相對位置,設合金支撐22,與精刀座21相對位置,設塑料支撐23。一體化鏜頭前端構成鏜削和滾壓裝置。鏜頭中端依次套裝壓力軸承9,滑動套10,和與滾柱保持器7連在一起的回拉套11。滑動套10后裝活塞環12,由彈簧卡14固定一起,活塞環12上套密封圈13。鏜頭后端套裝連接接頭15,由后緊固螺母19固定在主軸1上,連接接頭15前段空腔形成液壓缸筒,缸筒前端扣接液壓缸蓋16,液壓缸蓋16內周向分布圓孔,孔內置油缸回程彈簧17。連接接頭中段周向分布支撐塊18。一體化鏜頭后端構成漲收刀裝置。鏜削滾壓裝置和漲收刀裝置構成一體化鏜頭。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1采用了通軸設計,更好保持同軸精度,2加工制作簡單,制造成本低,3自動漲、收刀,加工效率高,4雙滾壓支撐刀具穩定性高,切削量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體化鏜頭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體化鏜頭的刀頭刀座組合示意圖。
圖1中:1主軸、2滾道A、3隔離套、4滾道B、5刀頭、6前緊固鎖母、7滾柱保持器、8滾柱、9壓力軸承、10滑動套、11回拉套、12活塞環、13密封圈、14彈簧卡、15連接接頭、16液壓缸蓋、17油缸回程彈簧、18支撐塊、19后緊固螺母。
圖2中:20粗刀座,21精刀座,22合金支撐,23塑料支撐。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所示;連接接頭15和油缸蓋16加活塞環12密封圈13滑動套10油缸回程彈簧17構成完整動力液壓缸總成。活塞環12和滑動套10通過彈簧卡14連接成一體,在液壓和油缸回程彈簧17交替作用下,滑動套10在主軸1上左右滑動。
刀頭5上,刀片三角分布,設計精刀座21上刀片的加工直徑,大于兩個粗刀座20上刀片的加工直徑,并在加工結束后精刀片保持刀尖向上。
工作時,當液壓油通過主軸1后端油路注入連接接頭15前段油缸內,推動活塞環12帶著滑動套10向前滑動,在主軸1上定位,并通過壓力軸承和保持器把滾柱固定滾道位置上,滾柱漲開,鏜頭進入工作狀態。加工完成后,泄壓,鑲在油缸蓋上的油缸回程彈簧17把活塞環12,滑動套10推回,帶動回拉套11拉回滾柱保持器7,滾柱8正好離開滾道A、B位置,滾柱8收回。刀具在重力作用下自動下垂,(塑料支撐23限定下垂幅度)保持向上的刀尖離開加工面,保證不劃傷已完工的成品退出刀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牛,未經李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737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