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157307.3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5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英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安實綠色開采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0 | 分類號: | 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32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沿空留巷 充填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填系統(tǒng),尤其是一種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礦井沿空留巷是隨著采煤工作面的推進,采用適當?shù)南锱猿涮罘椒ǜ艚^采空區(qū),沿采空區(qū)留下巷道的一種采煤方法。沿空留巷技術能夠較好的實現(xiàn)無煤柱護巷,它是煤礦開采技術的一項重大改革,此項技術不僅是合理開發(fā)煤炭資源、提高煤炭資源采出率、延長礦井服務年限、減少巷道掘進量、緩解采掘接替矛盾、取消孤島工作面及縮短搬家時間、防止發(fā)火、有利于礦井安全生產(chǎn)和改善礦井技術經(jīng)濟效果的一項重大的護巷技術,而且它也是礦山進行采煤方法改革、實現(xiàn)前進式和往復式開采、實現(xiàn)Y型通風方式、治理工作面瓦斯超限難題的最有效途徑,其技術優(yōu)勢和經(jīng)濟效益顯著。發(fā)展巷旁充填技術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方向,而充填工藝和充填設備研究,是主要的研究方向。
目前比較成熟的充填系統(tǒng)需要雙料雙管,A料加A罐,B料加B罐,攪拌均勻后再合并攪拌,再輸送到充填工作面。存在的不足:需要至少三個攪拌罐同時工作;需要至少三個充填泵同時工作。再加上備用設備,充填站設備占地很大,需要大量工人司機同時工作。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包括一個攪拌罐和一個備用攪拌罐,一個充填泵和一個備用充填泵;所述攪拌罐和備用攪拌罐均通過兩個吸料管分別連接充填泵和備用充填泵;所述充填泵和備用充填泵的出口分別連接在一個高壓輸送膠管上。
所述高壓輸送膠管連接高壓輸送鋼管,所述高壓輸送鋼管連接充填袋。
本實用新型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采用單料單管,只需要一個攪拌罐和一個充填泵,加上一套備用設備,占地面積小,只需要一個司機和幾個工人即可完成正常工作,操作簡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如下: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包括一個攪拌罐1和一個備用攪拌罐2,一個充填泵4和一個備用充填泵5;所述攪拌罐1和備用攪拌罐2均通過兩個吸料管3分別連接充填泵4和備用充填泵5;所述充填泵4和備用充填泵5的出口分別連接在一個高壓輸送膠管6上。
所述高壓輸送膠管6連接高壓輸送鋼管7,所述高壓輸送鋼管7連接充填袋8。
本實用新型的礦井沿空留巷充填系統(tǒng),占地面積小,操作簡便。
上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安實綠色開采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jīng)山東安實綠色開采技術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730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