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鰻魚精養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7233.3 | 申請日: | 2013-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17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譚洪新;孫劍;羅國芝;孫大川;李文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東方易知識產權事務所 31121 | 代理人: | 歐陽俊立 |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鰻魚 精養池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養殖設施,特別是鰻魚養殖池。
背景技術
鰻魚作為我國主要養殖對象在南方省份被廣泛養殖,但養殖模式仍停留在水泥池精養模式和土池養殖模式,水泥池精養模式換水量大,日換水量達到80%-120%,對水資源浪費比較嚴重,并造成養殖水域環境惡化,伴隨著的是疾病的頻頻爆發和藥物的濫用,隨著水資源的匱乏和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日益關注,傳統的養殖模式嚴重制約鰻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體利用率較高,減少日換水量,能夠有效的節能減排,而且不影響鰻魚的經濟效益的一種養殖池。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養殖池、固液分離機、生物濾池、水車式增氧機,養殖池的池壁上部有進水口,池底有排污口,其特征是所述養殖池的長20m,寬18m,高1.5m,在養殖池的池壁內側四個直角的轉角處分別有一道斜向池壁;所述進水口到池底的距離為1.5米;池壁旁邊距離池底0.7m設有長2m,寬0.8m食臺;所述水車式增氧機是兩臺功率750W水車式增氧機放置在養殖池水面對角;所述排污口聯通排水溝,排水溝盡頭安裝一臺功率5.5kw的水泵,用于將排水溝的水送入固液分離機,所述固液分離機為0.74kw,安裝在生物濾池入口處,養殖池水經固液分離機去除懸浮顆粒物后流入生物濾池,生物濾池長14m,寬3.5m,高1.5m,以黑色塑料濾料為填充物,生物濾池配裝一臺1kw鼓風機連接生物濾池中的曝氣頭,生物濾池安裝一臺功率5.5kw的水泵將處理完的水抽入養殖池。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養殖池水面上有對角放置兩臺水車式增氧機,可使池中水流動,保持水體中溶解氧濃度大于5mg/L同時也有利于殘餌糞便集中于排污口有利于排污;養殖水從排污口排入排水溝,經過一次沉淀,再由水泵送入固液分離機,去除水中的懸浮顆粒物,然后進入生物濾池,利用生物介質對水中的氨氮進行降解,鼓風機連接的曝氣頭,可以保證微生物代謝所需的溶氧。生物濾池的水泵把處理完的水抽入養殖池中,實現池水的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養殖池的構件平面布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采用養殖池、固液分離機7、生物濾池6、水車式增氧機2,養殖池的池壁上部有進水口4、12,池底有排污口3,所述養殖池的長20m,寬18m,高1.5m,在養殖池的池壁內側四個直角的轉角處,分別有一道斜向池壁;所述進水口到池底的距離為1.5米;池壁旁邊距離池底0.7m設有長2m,寬0.8m食臺11;所述水車式增氧機功率750W,由兩臺水車式增氧機放置在養殖池水面對角;排污口聯通排水溝1,排水溝盡頭安裝一臺功率為5.5kw的水泵5,排污口排出的養殖池水經排水溝由水泵和管道10送入一臺0.74kw固液分離機去除懸浮顆粒物后流入生物濾池進行生物處理,固液分離機安裝在生物濾池入口處,生物濾池長14m,寬3.5m,高1.5m,以黑色塑料濾料為填充物,生物濾池中安裝一臺1kw的鼓風機8與生物濾池中的曝氣頭連接,為微生物代謝提供溶氧,生物濾池處理完的水由一臺功率為5.5kw的水泵9抽入養殖池,實現池水的循環利用,達到提高水體利用率,減少換水量,在冬天能大大降低能耗,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海洋大學,未經上海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723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功能儲煙滅煙的煙盒
- 下一篇:一種鋰電池防爆蓋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