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氣體采樣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6351.2 | 申請日: | 2013-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26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黃晉杰;章高發;周昀;金掛花;黃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0/00 | 分類號: | A61B10/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偉剛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氣體 采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尤其涉及一種呼氣試驗用的氣體采樣袋。
背景技術
呼氣試驗是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一種非侵入性方法。呼氣試驗要求受測者首先服用含有C13標記的藥物,隨后通過采樣袋將呼出的氣體收集后進行檢測。
目前,用于采樣樣品氣體的采樣袋都是由有機材料多層復合而成,在制造時通常采用在膠粘的方式將多層材料結合成一袋體。但是由于用于粘合的粘膠大多含有揮發性有機成分,在制成采樣袋體后,粘膠揮發產生的很多特殊氣體成分可能滯留在采樣袋中難以排出。如果使用此種采樣袋采集呼出氣體,將導致采集的氣體樣本中含有粘膠揮發出來的特殊氣體成分,從而影響了呼氣試驗的檢測精度和準確度。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不會揮發氣體的氣體采樣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采樣袋中殘留廢氣導致呼氣試驗檢測結果不準確的缺陷,提供了一種不會揮發氣體的氣體采樣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氣體采樣袋,包括吹氣嘴,吹氣嘴內部設有輸氣通道,外部設有用于打開和封閉所述輸氣通道的氣蓋,還包括與所述吹氣嘴連接并與所述輸氣通道連通的采樣袋體,所述采樣袋體包括由兩片基材,每片所述基材包括依次設置在外層的PET鍍鋁層,內層的PE層以及位于所述PET鍍鋁層與所述PE層之間且將所述PET鍍鋁層與所述PE層粘接在一起的所述淋膜層,所述兩片基材的所述PE層的邊緣固定連接在一起,從而使所述兩片基材圍成一容納空間。
上述的氣體采樣袋中,所述淋膜層為在熔融狀態下的高分子材料與所述PET鍍鋁層和所述PE層緊密粘接凝固后形成于所述PET鍍鋁層和所述PE層之間的薄膜層。
上述的氣體采樣袋中,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壓聚乙烯及高壓聚丙烯中的至少一種。
上述的氣體采樣袋中,所述采樣袋體還包括所述兩片基材的所述PE層邊緣熱壓封合成的周邊區,以及所述周邊區圍成的用于容納采樣氣體的容納區。
上述的氣體采樣袋中,所述吹氣嘴還包括與所述采樣袋體在所述周邊區通過熱壓封合的方式連接的連接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的袋體通過采用熔融狀態的淋膜將PET鍍鋁層和PE層粘結在一起,冷卻后三者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整體,具有良好的氣密性和物理強度。由于袋體的制作過程中沒有采用有機膠粘合,因此袋體制作完成后不會產生因有機膠的揮發導致的廢氣,確保采集的呼吸實驗用的氣體更加純凈,提高檢測的精度和準確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氣體采樣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氣體采樣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構成采樣袋體10的基材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詳細說明本質上僅為示例性的且不旨在限制本發明或本發明的應用和使用。此外,并非旨在受限于前述技術領域、背景技術或以下詳細說明中提出的任何明確的或包含的理論。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氣體采樣袋主要用于在呼氣試驗中采集呼吸試驗用的氣體。
參考圖1至圖2,該氣體采樣袋包括吹氣嘴20,以及位于吹氣嘴20連接的采樣袋體10。吹氣嘴20用于供受測試者吹氣。吹氣嘴20內部設有輸氣通道,外部設有用于打開和封閉所述輸氣通道的氣蓋30。采樣袋體10采用復合材料制成,與輸氣通道連通,用于容納采樣氣體。在使用過程中,受測試者在使用過程中打開氣蓋30,對準吹氣嘴20的吹氣,氣體由輸氣通道進入采樣袋體10內。進行檢測時,可以擠壓采樣袋體10,使其中儲存的氣體由輸氣通道向外輸出至檢測設備。
采樣袋體10包括兩片平板狀的基材。基材由多層材料復合而成,其外層(即設于采樣袋體10外表面的一層)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鍍鋁層101,內層(即設于采樣袋體10內表面的一層)為聚乙烯(PE)層103,淋膜102位于PET鍍鋁層101和PE層103之間。本實用新型的獨特之處在于,外層的PET鍍鋁層101和內層PE層103通過淋膜102將兩者粘結在一起。在淋膜102處于熔融狀態時,填充入PET鍍鋁層101和內層PE層103之間的空隙,經壓實冷卻后,三者固定連接成一整體形成基材。可以理解的是,此方法中采用的淋膜103為一層薄膜,使用量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中核海得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635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干支道混合區域的協調控制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耐低溫纖維素降解菌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