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超短型智能配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5473.X | 申請日: | 2013-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59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徐賀;楊文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健 |
| 主分類號: | E21B43/20 | 分類號: | E21B43/20;E21B34/00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方博 |
| 地址: | 163001 黑龍江省大慶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短 智能 配水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短型智能配水器,屬于配水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油田的不斷開采,不少油田進入高含水開發階段。為了確保采油效率,通常需要通過向油層注水來保持地層壓力。由于石油開采的特定地理條件,配水設備一般工作在離地面較遠的地層,而且井內工況條件差(高溫,高壓,物理空間狹小)。這些存在的實際環境問題對于井下控制系統的正常工作運行,以及井上和井下控制系統通信的可靠性、準確性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設計一套適合注水井工作要求的注水控制檢測系統,對于保證配水設備的穩定、可靠運轉有重要意義,同時對其它類型的遠距井測控制等具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價值。
目前實際應用的注水開發控制方式種類繁多,性能各異,且智能化水平較低。其注水方案主要有一下幾種:1、投撈式常規注水機械傳動方式;2、投撈式電動注水無線傳輸調控方式;3、免撈式基于總線協議多芯電纜調控方式等。
上述幾種方案注水方式,結構簡潔,控制簡單,但存在注水口調節閥結構長期使用易疲勞損壞,調測過程過于繁瑣,效率低,人力資源消耗大等缺點。因此上述幾種方案,在實際應用中弊端越來越明顯,已經不能滿足油田長期穩產、分層注水智能化和調控實時化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即注水口調節閥結構長期使用易疲勞損壞,調測過程過于繁瑣,效率低,人力資源消耗大等缺點。進而提供一種超短型智能配水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超短型智能配水器,包括:上端蓋、上套管、上部電纜線、密封蓋、閥體、密封塞、彈簧、電機、聯軸器、電機座、定位環、第一止推軸承、螺紋套筒、第二止推軸承、卡環、閥芯、下套管、下部電纜線、下端蓋和流量計倉密封塞,所述上套管的上端與上端蓋相連接,上套管內設有上部電纜線,閥體的上端與上套管的下端相連接,閥體的下端與下套管的上端相連接,下套管的下端與下端蓋相連接,下套管內設有下部電纜線,密封蓋設置在閥體的上端與上套管的下端之間,閥體內設有電路倉和流量計倉,流量計倉上部閥體的外壁上設有出水口,出水口上部的流量計倉內設有流量計倉密封塞,流量計倉下部的閥體上設有注入口,閥腔中部閥體的內壁上設有上進水口,閥腔的下部設有下進水口,閥腔的上部設有密封塞,彈簧、電機、聯軸器、電機座、定位環、第一止推軸承、螺紋套筒、第二止推軸承、卡環和閥芯自上而下依次設置在閥腔內;電機座設置在閥腔內的中部,電機設置在電機座內,電機與密封塞之間設有彈簧,聯軸器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聯軸器的另一端與閥芯的上端相連接,閥芯與螺紋套筒之間螺紋連接。所述的閥芯具有上下兩個錐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錐形雙閥芯的堵塞器結構,消除高靜壓水對閥芯的作用力,使得閥芯的運動功率降低。采用錐形雙閥芯結構,利于關閥時密封,提高閥芯的機械強度。2、采用閥座、流量計、電路板內嵌式一體化結構,擴大了因密封結構壁厚所占用的空間,為安置電路和傳感器提供了盡可能大的空間。3、采用集中多級密封方式,降低密封失效的概率。4、模塊化結構,智能配水器結構緊湊,長度在0.6米至1.8米因需組裝。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超短型智能配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的B-B剖視圖);
圖2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3為圖2的C-C剖視圖;
圖4為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健,未經徐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547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調與空氣凈化一體機
- 下一篇:一種污水源熱泵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