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5369.0 | 申請日: | 2013-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294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邱松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榮昌盛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悅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械 隧道 90 度進膠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
現有注塑模中,模具上行位頂出機構行程較小且粘模面積小,對于面積較大且骨位柱位較深較多的塑膠產品,很難實現潛水進膠,從而難以脫模,產品外觀很難達到較高標準。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種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其可優化產品外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其包括上模板、水口板、上行位板、下行位板、行位復位鏟基、行位座、行位斜導向柱、模具頂針和定位波珠;
上模板、水口板、上行位板和下行位板自上而下疊裝,上模板可相對水口板上下移動,水口板可相對上行位板上下移動,上行位板可相對下行位板上下移動;行位復位鏟基固定設于上行位板底面,行位斜導向柱安裝于行位復位鏟基上,行位座可左右移動地設于下行位板的頂面,定位波珠位于行位座的空腔內,模具頂針可上下移動地設于行位座的水口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實用新型采用側面行位隧道進膠可解決產品外前模面不能進膠且側面潛水無法進膠問題,以及解決產品外觀不能有進膠點痕跡而無法進膠的難題,實現完全脫模,從而使產品外觀更加完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合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合模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開模過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的較佳實施方式完全開模后的結構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請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行位隧道90度進膠裝置,其較佳實施方式包括上模板10、水口板20、上行位板30、下行位板90、行位復位鏟基40、行位座50、行位斜導向柱60、模具頂針70和定位波珠80。
上模板10、水口板20、上行位板30和下行位板90自上而下疊裝,上模板10可相對水口板20上下移動,水口板20相對上行位板30可上下移動,上行位板30相對下行位板90可上下移動。
行位復位鏟基40固定設于上行位板30底面,行位斜導向柱60安裝于行位復位鏟基40上,行位座50可左右移動地設于下行位板30的頂面,定位波珠80位于行位座50的空腔內,模具頂針70可上下移動地設于行位座50的水口下方。
開模時,將水口板20往上移動G位移,以使得上行位板30的水口與下行位板90的水口分離,再通過拉桿將上行位板30和下行位板90分開H位移,此時,行位座50向右移動L位移,從而使得水口與產品脫離。定位波珠80進行定位,模具頂針70將行位座50的水口頂出,如此,即可實現完全開模。
上述實用新型采用側面行位隧道進膠可解決產品外前模面不能進膠且側面潛水無法進膠問題,同時解決產品外觀不能有進膠點痕跡而無法進膠的難題,實現完全脫模,從而使產品外觀更加完美。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榮昌盛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經榮昌盛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53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翻轉式激光打標工裝
- 下一篇:一種在線燒結爐網帶清洗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