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三輪摩托車扭桿式前懸掛的阻尼器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151758.6 | 申請日: | 2013-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29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代茂軍;馮孝奎;谷頤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宗申發(fā)動機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K25/16 | 分類號: | B62K25/1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志合專利事務所 50210 | 代理人: | 胡榮琿 |
| 地址: | 40005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輪 摩托車 扭桿式前 懸掛 阻尼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三輪摩托車懸掛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三輪摩托車扭桿式前懸掛的阻尼器裝置。
背景技術
三輪摩托車前輪的懸掛安裝通常是在前叉設置帶有減振彈簧的左、右前減振器,前輪位于左、右前減振器之間,通過軸連接在前減振器的下端,由此使前減振器成為前輪和車體之間的彈性連接件。前減振器和前叉一道支承車體的重量,吸收道路對車輛的沖擊,衰減振動,緩沖車輛有關部件的受力,使車輛的使用壽命能夠延長,并實現(xiàn)騎乘的舒適性和操縱的穩(wěn)定性。目前的前減振器常用的大致有三類:一是無阻尼器的前減振器,其結構是將壓縮彈簧套在減振器柱上,然后一并裝在前叉的減振器筒內,通過壓縮彈簧在外力沖擊作用下的伸縮,來吸收沖擊和振動。二是內彈簧式前減振器,其結構是將壓縮彈簧裝在內減振筒中,在外減振筒中設置活塞桿,內減振筒插入外減振筒中,活塞桿上的活塞環(huán)抵住壓縮彈簧,內減振筒與外減振筒之間設有單向閥,活塞桿上設有使阻尼油通過的小孔,但前輪受沖擊而使外減振筒上行時,減振器中的阻尼油經過單向閥和活塞桿上的小孔向上流動,在阻尼力不大時,外減振筒繼續(xù)上行,使壓縮彈簧壓縮,當外減振筒內的空間越來越小時,阻尼增大,可防止外減振筒與內減振筒相撞擊;當外減振筒因壓縮彈簧的回復力而下行時,阻尼油因單向閥關閉而只能從活塞桿上的小孔流過,形成較大阻尼,能衰減壓縮彈簧的振動。三是外彈簧式前減振器,外彈簧式減振器與內彈簧式前減振器本質上無多大區(qū)別,只是壓縮彈簧設置在減振器外面。采用上述三類減振器安裝在前叉上構成承載車體的支撐件和前輪轉向控制件,因此對作為減振的壓縮彈簧的要求較高,如果壓縮彈簧比較軟,其減振效果較好,駕駛感覺較為舒適,但抗沖擊能力較差;如果壓縮彈簧比較硬,其抗沖擊能力增強,但減振效果不夠好,駕駛的舒適性又較差。并且這些減振器都屬于直筒式減振器,安裝在前叉上其防撞能力和承載力相對較差,不能滿足通常以載貨為主的三輪摩托車的需要。另外,公開號為CN201647036U的《一種可調節(jié)外減震彈簧預壓力的三輪摩托車前減震總成》公開了一種摩托車的前減震結構的技術方案,方向柱與上、下連接板配合連接,兩根左右對稱的前叉上部為圓柱,下部為向前彎曲的圓管,上部圓柱與下部圓管緊配合,兩根前叉上部的圓柱與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配合連接,在前叉上部圓柱與下部圓管的配合部位設有加強環(huán),兩根前叉的下端分別與兩根搖臂的一端連接。兩副可調節(jié)外減震彈簧預壓力的減震器的上端,分別與設在前叉下部圓管彎曲處的呈三角形的上支承座連接,下端與下支承座連接,下支承座與前輪裝配套固定連接,前輪裝配套與搖臂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兩副可調節(jié)外減震彈簧預壓力的減震器的下端部分別設有一調節(jié)環(huán),調節(jié)環(huán)的上端與外減震彈簧的下端緊貼,調節(jié)環(huán)下端的階梯狀鋸齒與減震器下端部的限位塊對應卡合。這種三輪摩托車前減震總成的減震器仍然是直筒式減振器,其采用的彈簧仍然是壓縮彈簧,而這種結構的前減震總成,承載車體的支撐件仍然是外減震彈簧,因此與前三類減振器相同,同樣存在對壓縮彈簧的要求較高問題。并且當采用直筒式減振器時,車身重量依靠壓縮彈簧支撐,這種壓縮彈簧都相對較硬,壓縮彈簧在外力沖擊下的頻繁振動明顯,故減振效果也就相對較差。而這種直筒式減振器的結構也相對復雜,對壓縮彈簧的要求較高,減振器的制作成本也相對較高,同時還存在承載力相對較差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三輪摩托車扭桿式前懸掛的阻尼器裝置。它通過在扭桿式前懸掛裝置的后支撐管和支撐在搖臂上的前輪軸之間設置前阻尼器,能夠降低前輪的沖擊振動頻率,消耗搖臂上行的沖擊能量,同時還能作為前叉的副支撐限制前輪的擺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包括前叉,所述前叉具有兩個對稱的向下延伸且向后彎曲的后支撐管,所述左、右后支撐管下端之間橫向設置一扭桿彈簧減振器,扭桿彈簧減振器的扭桿彈簧左右兩端分別空套支撐在左、右后支撐管下端設有的通孔中,并各自周向固定連接一搖臂,兩搖臂平行向前延伸與前輪軸鉸接構成扭桿式前懸掛裝置,所述扭桿式前懸掛裝置的左、右后支撐管與前輪軸之間分別安裝兩個前阻尼器,兩個前阻尼器對稱,前阻尼器的上端與后支撐管通過螺栓鉸接,前阻尼器的下端與前輪軸鉸接。
所述前阻尼器的上、下端分別設有鉸接支耳,后支撐管上設有鉸接支座,前阻尼器上端的鉸接支耳通過螺栓與后支撐管上的鉸接支座鉸接,所述前阻尼器下端的鉸接支耳與前輪軸鉸接。
所述前阻尼器下端的鉸接支耳為“U”型支耳,該“U”型支耳的兩壁對稱設置與前輪軸配合的軸孔。
所述后支撐管上設置用于對搖臂上行限位的限位座,該限位座上設有鉸接孔,所述前阻尼器上端的鉸接支耳通過螺栓與限位座鉸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宗申發(fā)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宗申發(fā)動機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175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示位標
- 下一篇:一種帶差速功能的前驅動后轉向三輪童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