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拆裝胎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151629.7 | 申請日: | 2013-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23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曉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意泰達(營口)汽車保修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C25/138 | 分類號: | B60C25/138 |
| 代理公司: | 沈陽亞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史旭泰 |
| 地址: | 115000***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拆裝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拆裝胎裝置結構的改進。
背景技術
汽車輪胎通常由輪輞(金屬)和輪胎(橡膠)兩部分組成,輪輞具有沿周邊的環(huán)形凸緣,彈性橡膠輪胎的胎唇緊扣其上。輪胎的拆裝就是把橡膠輪胎的胎唇提升到金屬輪輞的環(huán)形凸緣上,進而將輪胎與輪輞分離(安裝正好相反)。為了提高轎車的性能,輪胎向著小扁平比(輪胎斷面高度與輪胎高度的比值),硬壁輪胎發(fā)展,這就給輪胎的拆裝帶來了困難。傳統(tǒng)的手工撬棍拆胎不能滿足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要有新的拆胎工具和設備來適應輪胎技術的發(fā)展。意大利科吉公司的拆胎裝置是典型的四連桿機構,結構復雜,拆胎鉤容易劃傷輪胎。意大利久良公司的拆胎裝置為一個凸輪槽和連桿控制拆胎鉤結構,其拆胎鉤運行曲線是一條彎曲曲線,與車輪輪輞的幾何形狀不吻合,會使橡膠輪胎產(chǎn)生形變,對輪胎造成損傷。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可使拆胎鉤的運動軌跡貼緊輪輞凸緣形狀、結構緊湊且拆胎鉤運行穩(wěn)定的拆裝胎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支架,支架下部設置有拆胎鉤,支架上部設置有拆胎鉤上下驅動裝置,其結構要點支架下部為夾板結構,兩側夾板上對應設置有兩個可使拆胎鉤沿輪輞凸緣輪廓平滑進入輪輞凸緣與輪胎胎唇之間的弧形拆胎鉤導槽,兩個拆胎鉤導槽豎向排布;所述拆胎鉤置于兩側夾板之間。
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拆胎鉤上端設置有第一銷軸,第一銷軸上套有第一滾輪,第一滾輪與上側拆胎鉤導槽嚙合;拆胎鉤中部設置有第二銷軸,第二銷軸上套有第二滾輪,第二滾輪與下側拆胎鉤導槽嚙合。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驅動裝置采用氣缸,氣缸活塞桿下端軸套套接在所述第一銷軸上。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軸套通過關節(jié)軸承與第一銷軸相連。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下端通過第一緊固件與輪輞固定壓頭相連。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輪輞固定壓頭上設置有與活動臂下端相連的連接孔。
作為另一種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所述支架上部設置有凹槽,凹槽上方設置有罩殼,罩殼通過第二緊固件與凹槽側壁相連;所述氣缸及氣缸控制閥設置在凹槽內,罩殼上設置有氣缸控制閥操作桿出孔。
其次,本實用新型所述拆胎鉤下端鉤狀部末端的上、下面為光滑的橢圓形圓頭。
另外,本實用新型所述氣缸的上端與支架上端的固定軸鉸接,固定軸上兩側安裝有球面墊,球面墊與支架上端球面鉸接。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支架下部設置有兩個可使拆胎鉤沿輪輞凸緣輪廓平滑進入輪輞凸緣與輪胎胎唇之間的弧形拆胎鉤導槽,兩個拆胎鉤導槽豎向排布。通過兩個仿形拆胎鉤導槽控制拆胎鉤下端的運動軌跡,可使拆胎鉤的運動軌跡貼緊輪輞的凸緣形狀,拆胎鉤使用過程中不傷害輪胎。
其次,本實用新型支架下部為夾板結構,拆胎鉤置于兩側夾板之間。裝置結構緊湊、牢固,拆胎鉤運行穩(wěn)定。
另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容易制造、安裝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不僅局限于以下內容的表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圖4~圖8是采用本實用新型拆卸輪胎過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拆胎鉤下端的運動軌跡線與現(xiàn)有產(chǎn)品對比示意圖。
圖中,1為第一緊固件、2為輪輞固定壓頭、3為第二銷軸、4為第一滾輪、5為夾板、6為拆胎鉤導槽、7為固定軸、8為凹槽、9為氣缸、10為氣缸控制閥操作桿、11為第二緊固件、12為罩殼、13為軸套、14為第一銷軸、15為拆胎鉤、16為拆胎機、17為活動臂、18為輪胎、19為胎唇、20為環(huán)形凸緣、21為為本實用新型拆胎鉤下端的運動軌跡線、22為現(xiàn)有產(chǎn)品拆胎鉤下端的運動軌跡線、23為第二滾輪、24為連接孔、25為關節(jié)軸承、26為球面墊。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意泰達(營口)汽車保修設備有限公司,未經(jīng)中意泰達(營口)汽車保修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162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底盤柔性減震裝置
- 下一篇:一種方便切換運動方向的導向輪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