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0863.8 | 申請日: | 2013-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392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會;張奇;朱英博;張帥仟;劉衡;張旭;張文權;牟強;朱峻峰;宋玉珍;張玉增;方文;張雷;王健;烏麗娟;丁玉忠;佟秀峰;白憲麗;姚智博;陳亮;張興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33/06 | 分類號: | E21B3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井 自封 式防噴器 | ||
1.一種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包括筒形的上變扣(1)、筒形的下變扣(2)和能夠與撈油鋼絲繩(5)固定連接的柱狀活塞(3),上變扣(1)內包括沿軸向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上變扣第一段(11)、上變扣第二段(12)和上變扣第三段(13),上變扣第二段(12)的內壁為錐臺形,所述錐臺形的底端朝下且所述錐臺形的頂端朝上,所述錐臺形的軸線與上變扣(1)的軸線重合,下變扣(2)的上端套設在上變扣(1)的下端內且下變扣(2)的上端與上變扣第三段(13)固定密封連接,下變扣(2)的下端能夠與撈油井口的上部(4)固定密封連接,活塞(3)的上端能夠沿上變扣(1)的軸線從下向上穿過下變扣(2)插入上變扣(1)內,所述活塞(3)的上端與所述上變扣第二段(12)的內壁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錐臺形包括沿軸向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第一錐面(121)、第二錐面(122)和第三錐面(123),第二錐面(122)在穿過上變扣(1)軸線的縱剖面上的投影為弧形,或三角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第三錐面(123)的母線與上變扣(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小于第一錐面(121)的母線與上變扣(1)的軸線之間的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錐臺形的頂端的直徑小于上變扣第一段(11)的內徑,所述錐臺形的底端的直徑小于上變扣第三段(13)的內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下變扣(2)內包括沿軸向從上向下依次連接的下變扣第一段(21)和下變扣第二段(22),下變扣第二段(22)的內徑小于下變扣第一段(21)的內徑。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下變扣第二段(22)的內徑比下變扣第一段(21)的內徑小6mm~12mm。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錐臺形的底端的直徑小于等于下變扣第一段(21)的內徑,下變扣(2)的上端與上變扣第二段(12)的下端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活塞(3)的外徑小于下變扣第二段(22)的內徑。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變扣(2)的上端與上變扣第三段(13)通過螺紋連接,下變扣(2)的下端設置有外螺紋。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撈油井口自封式防噴器,其特征在于:上變扣第二段(12)的外表面設置有至少兩個用于轉動上變扣(1)的盲孔(14),盲孔(14)的深度為10mm~3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086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固井水泥車用計量罐
- 下一篇:石油鉆探用吊卡防脫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