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光學檢測的毛細管電泳芯片及其電泳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0724.5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03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倪一;李振慶;陳勤妙;程抒一;竇曉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L3/00 | 分類號: | B01L3/00;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 地址: | 20009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光學 檢測 毛細管 電泳 芯片 及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光學檢測的毛細管電泳芯片,以及使用該電泳芯片的電泳裝置。
背景技術
毛細管電泳是一種重要的分離檢測技術。毛細管電泳結合篩分介質對于生物大分子,如DNA和蛋白質具有良好的分離能力,是現代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之一。伴隨著生命科學等領域的不斷發展,對于毛細管電泳的應用需求也不斷增加。其應用范圍正從單純的學術研究領域向著更多的實用領域擴展。相應的,對于毛細管電泳系統的要求也從通用型、研究型向著常規化或臨床化、小型化或微型化以及專用細化等方向擴展。毛細管電泳芯片(或稱為微流控芯片)正是契合這一趨勢的一個新興發展方向。在尺度為幾個厘米的芯片基板上制作出寬度為微米量級的分離微通道,在微通道內進行電泳分離,不僅使樣品和試劑的消耗減少到微升乃至納升的量級,更給毛細管電泳的分離效率帶來一次重大飛躍,分離時間可從幾十分鐘縮短到幾分鐘,甚至以秒為單位。毛細管電泳芯片還具有組成集成化“芯片實驗室”的潛力。
目前,制作電泳芯片的材料一般有硅、普通玻璃、優質石英以及有機高聚物等。其中,采用有機高聚物材料可以通過注塑、印模和澆鑄等方式制作芯片,特別適合于批量生產。對于推動毛細管電泳的大規模、低成本應用,有著獨特的優勢。
在毛細管電泳的各種檢測技術中,誘導熒光檢測是靈敏度最高的方式之一,特別適合生物大分子的檢測。共焦誘導熒光檢測系統可以很容易地從傳統毛細管電泳系統移植到電泳芯片的檢測上,而不會降低檢測效率,例如圖1所示。但是,因為需要傳導激發光和收集檢測熒光,其光學系統相對復雜,不利于系統的小型化和低成本。有報道(如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1013083A,公開號CN?1963488A)采用光纖來簡化光路。激發光通過光纖傳導,從分離通道的側面照射,在90°方向檢測熒光,有利于減小激發光干擾。但是,在芯片上結合光纖提高了制作過程的復雜性和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上述缺點而進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作簡單,并且可以用簡單光學系統進行檢測的毛細管電泳芯片以及使用這種電泳芯片的電泳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結構。
結構1:
1、一種電泳芯片,用于毛細管電泳的光學檢測,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基板A,上表面具有微結構,用于電泳分離和光學檢測;以及第二基板B,用于覆蓋所述基板A,其中,所述基板A和所述基板B由具有一定的機械性能和較好的光學透過性的有機高聚物制成,所述基板A上的微結構包括:進樣通道、分離通道、樣品池、樣品廢液池、緩沖液池、緩沖廢液池以及反射面,所述進樣通道用于加載樣品,所述分離通道與所述進樣通道交叉,用于分離目標生物大分子,所述樣品池以及所述樣品廢液池位于所述進樣通道的兩端,用于放置進樣電極,所述緩沖液池以及所述緩沖廢液池位于所述分離通道的兩端,用于放置分離電極,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分離通道的檢測位置的側面,用于改變激發光方向,使所述激發光從所述分離通道的側面入射,激發所述生物大分子中的熒光基團,使所述熒光基團發出熒光,所述熒光由光學檢測系統接收并且檢測,根據檢測到的熒光信號判斷目標生物大分子的分離情況。
結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理工大學,未經上海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07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量的噴涂機器人
- 下一篇:用于工業用油反應釜式脫色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