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換熱器及空氣調節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50404.X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33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佐藤憲一郎;程志明;徐龍貴;孫西輝;華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39/00 | 分類號: | F25B39/00;F24F13/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28311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換熱器 空氣調節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空調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換熱器及空氣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平行流換熱器,為確保排水性,有扁管水平方向延伸,集流管豎直方向設置的方法。這種方式首先作為蒸發器時,以下就成為冷媒分流的必要功能條件,即:(1)使集流管內的冷媒均等的分配到多個扁管;(2)集流管內各空間由于受重力作用,液態冷媒很難滯留。但是傳統的換熱器,還無法同時俱備(1)、(2)兩個功能條件。滿足(1)的方案可以參見文獻-1:日本專利JP1996-00957;文獻-2:日本專利JP2012-002475;滿足(2)的方案可以參見文獻-3:日本專利JP2001-304720。
另一方面作為冷凝器的必要功能條件:(3)出口側集流管的出口管附近生成穩定液面的液態冷媒;(4)混有機油的冷媒能順暢的流到冷凍機油換熱器的外部。關于(3)、(4)這兩項功能條件,分別具備的技術方案已經存在,請參見文獻-3:日本專利JP2001-304720;文獻-4:日本專利JP2012-163313;文獻-5:WO2012098917A1。但是,既作為蒸發器,又作為冷凝器時,同時滿足(1)~(4)項功能條件的方案還沒有。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換熱器,旨在使其既作為蒸發器又作為冷凝器時,能夠同時滿足上述背景技術中的(1)~(4)項功能條件。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換熱器,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多個扁管、多個翅片以及至少兩個入口管和至少兩個出口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間隔豎立設置,所述多個扁管水平平行設置,且各所述扁管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集流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集流管連通,所述多個翅片與所述多個扁管呈熱傳導連接;
所述第一集流管內設有至少兩組成對設置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集流管內設有至少一個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上設有噴射孔,所述第二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方,且兩者與所述第一集流管圍合形成一個分配腔室,各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分別形成有一噴射腔室,所述第三分隔板將所述第二集流管分隔成至少兩個分隔腔,各所述入口管分別與一個所述分配腔室連通,各所述出口管分別與一個所述分隔腔連通。
具體地,所述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側向開設有隔板安裝位,各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第三分隔板分別設于一個所述隔板安裝位中。
具體地,所述翅片為波狀結構,各所述翅片設于兩相鄰所述扁管之間。
或者,具體地,所述翅片為板狀結構,各所述翅片上設有多個用于固裝所述扁管的第一缺口部,所述扁管固裝于所述第一缺口部中。
具體地,所述第一集流管上連接所述扁管的一側的相反側設有至少兩個與所述分配腔室相通的連接入口,各所述入口管分別插設于各所述連接入口中。
特別地,一端與所述分配腔室相連通的所述扁管,該所述扁管與所述第二集流管連接的另一端的上下方各設有一第三分隔板,該兩所述第三分隔板與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管體形成分隔密封腔。
或者,更具體地,該換熱器還包括與所述分配腔室的數量相等的換向管,所述第一集流管上連接所述扁管一側設有分別與所述分配腔室相通的連接入口,各所述換向管的一端分別插設于各所述連接入口中,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集流管固定。
更具體地,各所述翅片上設有用于固定安裝所述換向管的第二缺口部,且各所述換向管與所述第二集流管固定連接。
更具體地,作為所述換向管與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固定方式一,所述第三分隔板在所述第二集流管內成對設置,所述第二集流管上位于每對所述第三分隔板之間的管體設有兩個位置相對的用于所述換向管穿過并固定的貫通孔,所述換向管穿設于所述貫通孔中。
或者,更具體地,作為所述換向管與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固定方式二,所述第三分隔板在所述第二集流管內成對設置,所述第二集流管上位于每對所述第三分隔板之間的管體側向開設有用于固定所述換向管的槽位,所述換向管固定在所述槽位中。
或者,更具體地,作為所述換向管與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固定方式三,各所述換向管通過固定件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集流管的管體外側。
優選地,作為換向管與分配腔室的連接方式,各所述換向管分別與各所述分配腔室的圓柱形內側壁相切連接。
具體地,作為換向管的一種優選設計,所述換向管的內側壁為沿所述換向管的長度方向的多個凹槽面構成。
進一步優化地,所述換向管的外表面上設有向外翻起的用于增加傳熱面積的一體化翅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美的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5040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劃線臺入口輔助吹風裝置
- 下一篇:一種復合板材自動化生產線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