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9233.9 | 申請日: | 2013-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8094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徐建國;趙瑩;金健偉;楊敏;曹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H04B1/7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榮芳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力工程 無線 局域網 硬件 冗余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采用雙通道WiFi通訊接口的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全國各地的對電力的整體運營管理將會提出很高的要求。現實的需求是要求電力監控系統能夠實現互通協調,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實時溝通,這就帶來了現場信號在線采集的需求。目前,全國約13個省加快了監控系統的現場信號在線采集的步伐。
目前,有電力工程現場信號在線采集已經采用無線通訊(即WiFi通訊)的手段,對包括視頻、音頻等現場數據的信息進行采集、整合數據資源。
但是現有的在線采集設備,若某一采集設備損壞,則整個信號的監測和數據傳輸過程將會癱瘓,大大影響了信號的監測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克服現有技術中,當某一采集設備損壞則整個信號的監測和數據傳輸過程將會癱瘓的缺點,使信號的監測和數據傳輸更為可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其特點是,該結構包含第一ARM嵌入式平臺、第二ARM嵌入式平臺、第一Wifi模塊、第二Wifi模塊和現場接口;
上述的第一ARM嵌入式平臺和第二ARM嵌入式平臺分別與現場接口電路連接;
上述的第一ARM嵌入式平臺與第一Wifi模塊電路連接組成第一無線傳輸通道;第一Wifi模塊通過無線通訊發送現場信號;
上述的第二ARM嵌入式平臺與第二Wifi模塊電路連接組成第二無線傳輸通道;第二Wifi模塊通過無線通訊發送現場信號;
上述第一無線傳輸通道與第二無線傳輸通道組成雙冗余結構。
上述的第一ARM嵌入式平臺和第二ARM嵌入式平臺電路連接,通過互通各自的狀態信號來監控彼此的運行狀態。
現場接口采集現場信號,并通過第一無線傳輸通道和第二無線傳輸通道向外無線傳輸現場信號,分別由第一ARM嵌入式平臺和第二ARM嵌入式平臺將現場信號傳輸至第一Wifi模塊和第二Wifi模塊,再分別由第一Wifi模塊和第二Wifi模塊通過無線向外傳輸現場信號。同時第一ARM嵌入式平臺和第二ARM嵌入式平臺互通各自的狀態信號來監控彼此的運行狀態,當其中一個系統損壞或待機,則另一個系統立即啟動,反之亦然。實現該第一無線傳輸通道和第二無線傳輸通道組成雙冗余結構。
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和現有技術電力工程中的無線通訊設備相比,其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由于采用了兩套相同的系統,并且監督相互狀態的信號,當其中一個系統損壞或待機,則另一個系統立即啟動,由此使得信號的監測和數據傳輸更為可靠,保證了電力工程現場信號在線采集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的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力工程中無線局域網硬件雙冗余結構,該結構包含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第一Wifi模塊4、第二Wifi模塊5和現場接口1。
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和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分別與現場接口1電路連接。該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和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都通過現場接口1采集現場信號。
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與第一Wifi模塊4電路連接組成第一無線傳輸通道;其中第一Wifi模塊4通過無線通訊發送現場信號。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與第二Wifi模塊5電路連接組成第二無線傳輸通道;其中第二Wifi模塊5通過無線通訊發送現場信號。該第一無線傳輸通道與第二無線傳輸通道組成雙冗余結構。
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還與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電路連接,通過互通各自的狀態信號來監控彼此的運行狀態。當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工作時,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待機,第二ARM嵌入式平臺3發現第一ARM嵌入式平臺2待機后,立刻啟動,反之亦然。
本實用新型中,所有輸入的現場信號都統一稱為頻率量,形成了標準接口形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923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