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擴頻喇叭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7523.X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616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鄭樹城;鄭樹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樹城 |
| 主分類號: | H04R27/00 | 分類號: | H04R27/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 |
| 地址: | 515600 廣東省潮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喇叭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喇叭,尤其涉及一種擴頻喇叭。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單只普通喇叭能完成的放音頻帶較窄,為了實現人耳可聞音頻范圍的聲音重放,傳統放音系統常采取多只喇叭及分頻技術來實現,但其發出的聲音容易產生混淆和失真。因此,改進現有喇叭,使之能在使用單只喇叭的情況下擴大放音頻帶范圍,降低失真度,又避免使用分頻器,具有實用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擴頻喇叭。可在原來普通的低音喇叭的T型鐵芯柱上懸掛罩設高音金屬振膜實現寬頻帶的音頻重放。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擴頻喇叭,包括盆架、低音振膜、音圈、高音金屬振膜、彈波支架、T形導磁鐵、環形導磁片,所述低音振膜一端與盆架相連,另一端與所述音圈及彈波支架相連形成低音單元,所述音圈設置于所述T形導磁鐵與所述環形導磁片的磁場間隙中,所述高音金屬振膜通過設置于所述T形導磁鐵芯柱的支撐件懸掛在所述音圈與所述T形導磁鐵芯柱之間的磁場間隙中形成高音單元。
進一步地,所述高音金屬振膜橫截面呈n形,所述n形的頂蓋內壁與所述支撐件固定連接,環壁懸掛設置于所述音圈與所述T形導磁鐵芯柱之間的磁場間隙中。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為圓環形。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為多點支撐柱。
進一步地,所述高音金屬振膜頂部為凹弧面、凸弧面、平面中的一種。
更進一步地,所述高音金屬振膜頂部設置有開孔。
實施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高音金屬振膜而擴寬喇叭發音頻帶,減少聲音失真,不需要分頻器,高音部分無線圈,不存在高音音圈燒毀的情況,結構簡單,經濟實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示出圖1中A部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參照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包括盆架10、低音振膜20、音圈30、高音金屬振膜40、彈波支架50、T形導磁鐵60、環形導磁片70;低音振膜20一端與盆架10相連,另一端與音圈30及彈波支架50相連,且音圈設置于T形導磁鐵與環形導磁片70形成的磁場間隙中構成低音單元;而在T形導磁鐵芯柱601上設置支撐件602,將高音金屬振膜40支撐懸掛設置于音圈30與T形導磁鐵芯柱601之間的磁場間隙中,如圖2所示結構示意圖。
高音金屬振膜40的橫截面呈n形,其頂蓋內壁與支撐件602固定連接,形成的環壁懸掛設置于音圈30與T形導磁鐵芯柱601之間的磁場間隙中,形成高音單元。
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602為圓環形壁,當然支撐件602也可為點支撐柱,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不以此為限。
高音金屬振膜40頂部可為凹弧面、凸弧面或平面中的一種,本實施例優選凸弧面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
作為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改進,在呈n形的高音金屬振膜40頂部設置有一開孔。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為了克服現有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對普通喇叭進行改進,在音圈與T形導磁鐵芯柱之間的磁場間隙中增加了高音金屬振膜,形成高音單元,使得本實用新型的擴頻喇叭不需使用分頻器,仍能實現寬頻放音,其分頻點完全依賴于高音金屬振膜本身的物理特性和電磁感應特性而自然調節,從而擴寬原來單只喇叭的音頻響應范圍,提升喇叭整體播放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采用電磁感應原理,當音頻電流送入音圈30,音圈30隨音頻電流的變化在磁場中運動而帶動低音振膜20發出中低頻聲音。由于受振膜材質的限制,低音振膜20對高頻聲音則響應較差。與此同時,高音金屬振膜40置于音圈與T形導磁鐵芯柱之間的磁場間隙中的部分,受到音圈30的高頻電流感應而獲得高頻能量,產生振動,使高音金屬振膜發出高頻聲音。上述原理的運用,剛好讓高、中低頻段音頻信號在構成本實用新型的高音單元與低音單元中各自響應,組成寬頻的發音體。
????需要進行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高音金屬振膜既適用于外磁式結構喇叭,也適用于內磁式結構喇叭,本實用新型是選擇外磁式結構喇叭進行說明。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運用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樹城,未經鄭樹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752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室內定位功能的智能燈頭系統
- 下一篇:一種耳麥自適應連接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