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陀飛輪機械手表的差動輪系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147076.8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417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16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王沄生;張兆理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天津中海表業(y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4B13/00 | 分類號: | G04B13/00;G04B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楊寶蘭 |
| 地址: | 300220***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飛輪 機械 手表 動輪 | ||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表部件;特別是涉及一種雙陀飛輪機械手表的差動輪系。?
背景技術(shù)
機械手表中的雙陀飛輪機構(gòu)其發(fā)條的能量需要同時供給兩套擒縱機構(gòu)并且要保證相互之間不會干擾,因此,需要一個力矩分配傳動輪機構(gòu),即差動輪系;差動輪系轉(zhuǎn)動不靈活,會造成機心停走或偷停。目前的差動輪系包括有一個行星輪,通過行星輪傳遞力矩。圖1是安裝有一個行星輪的差動輪系軸向示意圖;如圖1所示,主動齒軸1與差動主動齒軸2鉚合,差動主動齒軸2與第一上行星輪3嚙合。第一下行星輪4通過行星輪軸8與第一上行星輪3鉚合,行星輪軸8插入從動輪片5的孔中。行星輪軸8驅(qū)動差動輪片5旋轉(zhuǎn),通過系列輪系將力矩傳遞給第一套擒縱機構(gòu)。第一下行星輪4與從動齒軸6嚙合,從動輪片7與從動齒軸6鉚合,從動輪片7通過系列輪系將力矩傳遞給第二套擒縱機構(gòu)。當(dāng)差動主動齒軸2與第一上行星輪3嚙合時,行星輪軸8的上端會產(chǎn)生一個徑向力。第一下行星輪4與從動齒軸6嚙合時,從動齒軸6將對第一下行星輪4產(chǎn)生一個反作用力,對行星輪軸8的下端會產(chǎn)生一個徑向力。?
上述技術(shù)方案存在以下缺點,行星輪軸8的上端和下端受到的徑向力的合力F將使差動輪片5的中心孔與主動齒軸1的齒軸產(chǎn)生較大的摩擦力,該摩擦力將減少差動輪片5的輸出力矩;第一下行星輪4與從動齒軸6嚙合時將對從動齒軸6產(chǎn)生徑向力K,徑向力K將使從動齒軸6和從動輪片7的中心孔與主動齒軸1的齒軸產(chǎn)生摩擦,該摩擦力將減少從動輪片7的輸出力矩。因此,差動輪系傳出的力矩效率較低,且不平穩(wěn),影響手表的正常走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平穩(wěn)轉(zhuǎn)動和高效傳遞力矩的差動輪系。?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雙陀飛輪機械手表的差動輪系,包括,主動齒軸、差動主動齒軸、第一行星輪、第二行星輪、差動輪片、從動齒軸、從動輪片和行星輪軸;第一行星輪包括第一上行星輪和第一下行星輪,所述主動齒軸與差動主動齒軸鉚合,差動主動齒軸與第一上行星輪嚙合;所述第一下行星輪通過行星輪軸與第一上行星輪鉚合,行星輪軸插入差動輪片的孔中;所述行星輪軸驅(qū)動差動輪片旋轉(zhuǎn),通過系列輪系將力矩傳遞給第一套擒縱機構(gòu);所述第一下行星輪與從動齒軸嚙合,從動輪片與從動齒軸鉚合,從動輪片通過系列輪系將力矩傳遞給第二套擒縱機構(gòu);所述第二行星輪包括,與第一上行星輪和第一下行星輪軸對稱設(shè)置在差動輪片上的第二上行星輪和第二下行星輪;所述差動主動齒軸與第二上行星輪嚙合,第二下行星輪與從動齒軸嚙合。?
一種雙陀飛輪機械手表的差動輪系,包括,主動齒軸、差動主動齒軸、第一行星輪、第二行星輪、第三行星輪、差動輪片、從動齒軸、從動輪片和行星輪軸;所述第一行星輪包括第一上行星輪和第一下行星輪,所述主動齒軸與差動主動齒軸鉚合,差動主動齒軸與第一上行星輪嚙合;所述第一下行星輪通過行星輪軸與第一上行星輪鉚合,行星輪軸插入差動輪片的孔中;所述行星輪軸驅(qū)動差動輪片旋轉(zhuǎn),通過系列輪系將力矩傳遞給第一套擒縱機構(gòu);所述第一下行星輪與從動齒軸嚙合,從動輪片與從動齒軸鉚合,從動輪片通過系列輪系將力矩傳遞給第二套擒縱機構(gòu);所述第一行星輪、第二行星輪和第三行星輪均勻分布,安裝在差動輪片上;所述第二行星輪包括第二上行星輪和第二下行星輪;所述第三行星輪包括第三上行星輪和第三下行星輪;所述差動主動齒軸分別與第二上行星輪和第三上行星輪嚙合,所述第二下行星輪和第三下行星輪分別與從動齒軸嚙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差動輪片上對稱設(shè)置兩個或三個行星輪,多個行星輪在傳遞力矩時對差動輪片中心孔的徑向力會相互抵消;因此,差動輪片中心孔與中心齒軸的摩擦力最小,發(fā)條的力矩能夠平穩(wěn)地分配給兩套擒縱機構(gòu),力矩傳遞效率高,有效保證雙陀飛輪機械手表的精確走時,提高產(chǎn)品品質(zhì)。?
附圖說明
圖1是現(xiàn)有安裝有一個行星輪的差動輪系軸向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有兩個行星輪的差動輪系軸向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有兩個行星輪的差動輪系平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安裝有三個行星輪的差動輪系平面示意圖。
圖中:?
1.?主動齒軸????????2.差動主動齒軸???????????5.差動輪片?????????????6.從動齒軸
7.從動輪片?????????8.行星輪軸????????????????9.第一行星輪????????10.第二行星輪
11.第三行星輪。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天津中海表業(yè)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天津中海表業(y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7076.8/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機械手表的擒縱叉
- 下一篇:計算機GPS兒童自動追蹤系統(tǒ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