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智能運動服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6952.5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807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葉強;孫飆;高杉;宋雅偉;錢競光;施吟秋;劉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強;王正倫;黃俊游 |
| 主分類號: | A41D13/00 | 分類號: | A41D13/00;A61B5/02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周海斌 |
| 地址: | 210014 江蘇省南京市***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運動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智能運動服,通過多傳感器聯合采集人體運動狀態,屬于人體運動跟蹤技術、運動傳感器應用和電子服裝領域。
背景技術
據申請人了解,近些年來,飛利浦公司研究了一款電子智能運動服,通過耐水洗、防汗、防壓技術與無線網絡體能分析技術,實現體能測量與防護功能,它能夠追蹤、檢測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并提高運動員在運動場或在極限運動中的表現。這款智能運動服由植入的傳感器來檢測和顯示脈搏、血壓、距離、速度以及所消耗的卡路里值,其傳感器還能記錄胳膊的動作來改進打高爾夫或網球時手臂的擺動。
目前,與此類似的智能運動服主要針對專業運動員和專業比賽,并不適用于普通人;而且,該服裝一次成型,無法拆卸和重新安裝;此外,該運動服尚無法監測體重與平衡,因而無法進行長期體適能監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適用于普通人、可監測人體生理狀態信息的智能運動服。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智能運動服,包括上裝和下裝,所述上裝具有收頸部位、收腕部位、及收腰部位,所述下裝具有收腰部位和收踝部位;其特征是,所述上裝收頸部位設有體溫傳感器,所述上裝收腕部位設有脈搏傳感器;所述下裝收腰部位設有中央控制器;所述上裝收腰部位設有兩分別與體溫傳感器和脈搏傳感器電連接的導線接口,所述下裝收腰部位設有兩分別與中央控制器電連接的導線接口;所述下裝收腰部位的導線接口分別經外導線與上裝收腰部位的導線接口電連接;所述中央控制器包括處理器,所述處理器具有一組分別與體溫傳感器、脈搏傳感器連接的輸入端。
本實用新型利用體溫傳感器、脈搏傳感器即可監測人體生理狀態信息,采用普通運動服即可實現,適用于普通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完善的技術方案如下:
1.還包括鞋墊,所述鞋墊為具有信號輸出接口的柔性壓力墊;所述下裝收踝部位設有兩分別與中央控制器電連接的導線接口,所述下裝收踝部位的導線接口分別經外導線與鞋墊的信號輸出接口電連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處理器還具有分別與柔性壓力墊連接的輸入端。
如此即可監測人體體重和平衡狀態信息。
2.所述中央控制器還包括與處理器電連接的慣性測量單元。
如此即可監測運動強度、運動狀態信息。
3.所述中央控制器還包括分別與處理器電連接的鋰電池、wifi無線傳輸器、語音報警器;所述wifi無線傳輸器與外部計算機通信連接。
如此即可實現語音報警功能,并將所有信息傳送至外部計算機進行分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實施例中央控制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本實施例的智能運動服如圖1所示,包括上裝1、下裝2及鞋墊3,上裝1具有收頸部位1-1、收腕部位1-2、及收腰部位1-3,下裝2具有收腰部位2-1和收踝部位2-2。
上裝收頸部位1-1設有體溫傳感器4-1,上裝收腕部位2-1設有脈搏傳感器4-2,體溫傳感器4-1和脈搏傳感器4-2分別位于上裝1的左右兩側;下裝收腰部位2-1設有中央控制器4-3,中央控制器4-3位于下裝2的后側;鞋墊3為具有信號輸出接口5-4的柔性壓力墊。
上裝收腰部位1-3設有兩導線接口5-1,兩導線接口5-1分別經上裝1內導線6-1與體溫傳感器4-1和脈搏傳感器4-2電連接。
下裝收腰部位2-1設有兩導線接口5-2,兩導線接口5-2分別經下裝2內第一導線6-2與中央控制器4-3電連接;下裝收腰部位的導線接口5-2分別經外導線與上裝收腰部位的導線接口5-1電連接。
下裝收踝部位2-2設有兩導線接口5-3,兩導線接口5-3分別經下裝2內第二導線6-3與中央控制器4-3電連接;下裝收踝部位的導線接口5-3分別經外導線與鞋墊3的信號輸出接口5-4電連接。
上裝1內導線6-1、下裝2內第一導線6-2、下裝2內第二導線6-3均為電子織物導線。
此外,體溫傳感器4-1、脈搏傳感器4-2、中央控制器4-3分別安置于上裝1或下裝2在相應部位設置的容納袋中(圖中未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強;王正倫;黃俊游,未經葉強;王正倫;黃俊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695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