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插秧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5898.2 | 申請日: | 2013-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26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善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善東 |
| 主分類號: | A01C11/02 | 分類號: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襄陽嘉琛知識產權事務所 42217 | 代理人: | 嚴崇姚 |
| 地址: | 4415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插秧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插秧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來取代人工,能更好的適用于田間插秧作業的插秧機。
背景技術
公知的插秧機要盤子育秧,播種配土,管理技術,生長時間,養分吸收,抗病能力,秧苗長勢健康,現有配套插秧機的秧苗,人力,物力,財力過多于支出,都制約了增產與收入,秧的長短,季節提前與推遲,而現有插秧機不能隨季節而插秧,而是秧隨插秧機而插秧,另外現有插秧機也存在許多問題,現有插秧機操控能力差,只要求了育苗技術,而現有插秧機插出來的秧,存在歪、倒、漏等眾多不足,以致農村多年以來不能得到廣泛的推廣和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無需盤子育秧、播種配土,能取代人工并適用于田間插秧作業的插秧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插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及裝于框架上的秧倉、分秧裝置、傳動運秧裝置、固秧裝置和插秧裝置;其中,
框架為矩形支撐框架;框架中上部設有第一軸,第一軸上設有第一軸第一傳動齒輪、第一軸第二傳動齒輪、第一軸第三傳動齒輪;
秧倉包括兩個呈v字形、并排分布的第一v型架、第二v型架,第一v型架由第一左斜梁、第一右斜梁、及第一左斜梁與第一右斜梁下端之間設置的第一凹槽形秧槽構成,第二v型架由第二左斜梁、第二右斜梁、及第二左斜梁與第二右斜梁下端之間設置的第二凹槽形秧槽構成,該二個v型架的第一左斜梁與第二左斜梁之間、第一右斜梁與第二右斜梁之間連接有第一左中縱梁、第一右中縱梁,第一左中縱梁、第一右中縱梁上分別固定有秧倉凹形夾鐵,該凹形夾鐵與設置在框架上的調節螺桿連接,第一左中縱梁、第一右中縱梁的上端固定于框架的前中上部,后端通過長螺桿與框架后部連接;
分秧裝置包括通過支架固定于秧倉下部的第一定位樁、第二定位樁、第三定位樁,第一定位樁與第一凹形條鐵下端連接有第一回位簧,第二定位樁與第三定位樁之間連接有端部設有調節桿的第一方形架,第二定位樁與第三定位樁之間的支架上可轉動地連接有第一凹形條鐵,該第一凹形條鐵的下端位于第一方形架內,第一凹形條鐵上裝有第一圓形滑桿,第一圓形滑桿頂端設有第一取秧槽、中端套有第二回位簧、下端設有調整螺帽,第一凹形條鐵的上部通過凹形夾、鎖緊螺桿、鎖母固定有外端為斜面的第一三通方鐵;分秧裝置還包括固定在框架前下橫梁上的第一副軸及設置在該第一副軸上的第一副軸齒合傳動齒輪、第一副軸偏心輪、第一副軸傳動齒輪,第一副軸偏心輪的邊緣設有圓柱,該圓柱與第一三通方鐵的斜面及第一凹形條鐵背面配合;
傳動運秧裝置包括第一組傳動運秧裝置,第一組傳動運秧裝置包括并排水平設置在框架下部的第二軸、第四軸和第三軸;第二軸上兩端分別設有第二軸第一傳動齒輪、第二軸第二傳動齒輪,中段設有第二軸第一中間傳動齒輪、第二軸第一長距傳動齒輪、第二軸第二長距傳動齒輪;第三軸上端部設有第三軸第一傳動齒輪,第三軸第一齒合傳動齒輪,第三軸第一長距單向被動齒輪、第三軸第二長距單向被動齒輪、第三軸第一短距單向被動齒輪,第四軸中段設有第四軸第一短距運秧傳動齒輪、第四第一中間傳動齒輪;第二軸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三軸第一傳動齒輪之間經鏈條連接;第二軸第一長距傳動齒輪與第三軸第一長距單向被動齒輪之間經鏈條連接;第二軸第二長距傳動齒輪與第三軸第二長距單向被動齒輪之間經鏈條連接,兩鏈條之間用凹形鐵皮連接,凹形鐵皮面上裝有第一活動夾,第三軸第一短距被動齒輪與第四軸第一短距傳動齒輪之間經鏈條連接,鏈條上裝有第一凹形固定夾;第四軸第一中間傳動齒輪與第二軸的第一中間傳動齒輪之間經鏈條連接;第三軸第一短距單向被動齒輪位于第三軸第一長距單向被動齒輪與第三軸第二長距單向被動齒輪之間,第三軸第一齒合傳動齒輪與第一副軸齒合傳動齒輪成90度齒合安裝,第二軸第一傳動齒輪與第三軸的第一傳動齒輪經鏈條連接;第二軸上的第二傳動齒輪與第一軸上的第三傳動齒輪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善東,未經陳善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589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