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5738.8 | 申請日: | 2013-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50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呂合進;呂其恒 | 申請(專利權)人: | 碭山縣恒森電線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3/22;H01B1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53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體 勻速 進給 電纜 生產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纜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
背景技術
電線電纜行業是中國僅次于汽車行業的第二大行業,產品品種滿足率和國內市場占有率均超過90%。在世界范圍內,中國電線電纜總產值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電線電纜生產國。伴隨著中國電線電纜行業高速發展,新增企業數量不斷上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的增長,為線纜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中國市場強烈的誘惑力,使得世界都把目光聚焦于中國市場,在改革開放短短的幾十年,中國線纜制造業所形成的龐大生產能力讓世界刮目相看。隨著中國電力工業、數據通信業、城市軌道交通業、汽車業以及造船等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電線電纜的需求也將迅速增長,未來電線電纜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在現有的電纜生產系統中,如鋁絲、銅絲等導體進給時,都是一個牽引機牽引,無法達到勻速走線的目的,因此都是人工觀察導體進給,當達到需要的長度時,停止系統的運行,如若能勻速進給,操作人員只需計算進給時間即可,因此,現有的電纜生產系統給操作人員帶來很大的麻煩,迫切需要一套導體能勻速進給的電纜生產系統,即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可以實現導體勻速進給的功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由走線系統、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浸涂系統、冷卻系統、打碼系統、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和絞線系統組成,所述走線系統與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連接,所述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與浸涂系統連接,所述浸涂系統的出口與冷卻系統相連,所述冷卻系統的出口與打碼系統連接,所述打碼系統與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連接,所述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連接與絞線系統連接。
所述浸涂系統的浸涂液材料為聚乙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等優點,它可以實現導體勻速進給的功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導體勻速進給式電纜生產系統,由走線系統、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浸涂系統、冷卻系統、打碼系統、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和絞線系統組成,所述走線系統與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連接,所述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與浸涂系統連接,所述浸涂系統的出口與冷卻系統相連,所述冷卻系統的出口與打碼系統連接,所述打碼系統與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連接,所述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連接與絞線系統連接。
所述浸涂系統的浸涂液材料為聚乙烯。
工作時,導體先繞上走線系統,然后讓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和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同時工作,使得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的牽引機反轉,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的牽引機正轉,但第二牽引機引線系統的牽引機正轉的速度大于第一牽引機引線系統的牽引機反轉的速度,且使得走線系統運行的導體勻速進給,當導體經過浸涂系統時,浸涂液材料聚乙烯為導體包覆外護層,再經過冷卻系統冷卻,使得外護層硬化,隨后經過打碼系統在外護層上打上所需字符,經過打碼系統后,已成纜,最后經過絞線系統將成型電纜扎成捆。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碭山縣恒森電線電纜有限公司,未經碭山縣恒森電線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573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