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載波多通道多模式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4891.9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88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晨 |
| 主分類號: | H04B3/54 | 分類號: | H04B3/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載波 通道 模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低壓載波遠程控制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模式多通道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電力線載波采用單通道的通訊方式,單通道使得通訊模式單一,很難滿足實際的需求。例如載波遠程測量、控制系統采用總線輪詢的方式,帶寬全部用于往復詢問回傳,當發生突發因素時,監測到的時間與系統輪詢周期有關,無法保證快速反應。又例如載波對講使用廣播方式,無法撥號,更無法與外部電話及語音系統連接。?
單通道單模式通訊方式也給電力線載波的應用造成諸多不便,制約了電力線載波的廣泛應用。比如在電力線語音對講系統中傳輸語音信號無法傳輸復雜信令和其他信號。再比如傳感器、數據采集設備等需要數據回傳要等待主模塊問詢,增加了等待時間,無法保證數據的實時性。?
此外單通道單模式只能實現單一功能,無法將多種功能有機結合起來。比如RFID讀寫設備都需要通過專用線路連接,將RFID數據在電力線上進行傳輸時,無法將其與其他測量控制系統、語音系統結合,成為有機的整體。再比如,載波工業控制系統、載波語音對講廣播系統、載波RFID系統都是獨立的,無法實現數據共享和傳輸完成結合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多通道多模式系統,其采用多個通道進行電力線載波通訊,并且可根據實際需要對每個通道的通信模式進行設置,從而使電力線載波的各種應用更為靈活方便。?
為了達到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多通道多模式系統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多通道多模式系統,包括電力線和若干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采用多通道多模式通過電力線進行通訊。?
優選地,所述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包括:?
一載波控制器,該載波控制器使用多個獨立通道通過電力線進行通訊,完成數字信號與載波信號的轉換;?
一濾波電路,與載波控制器相連,用于將接收到的載波信號進行濾波處理;?
一個或多個通訊接口,設置在載波控制器上,用于實現對外通訊;以及?
一CPU邏輯控制單元,與載波控制器相連,用于系統運算和程序執行。?
優選地,所述每個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還包括一個或多個功能單元,與載波控制器相連,以實現相應的功能,所述功能單元為開關量輸入/輸出、模擬量輸入/輸出、計數器、編碼器、PWM輸出、RFID數據讀寫、指紋身份認證、虹膜身份認證、語音對講/廣播等可實現一定功能的外接或內置設備。?
優選地,所述電力線為電源線,雙絞線或其他導電線路。?
優選地,所述通訊接口為WLAN無線網絡、USB接口、RJ45網絡接口、語音接口、RS232/485串行接口、ZIGBEE無線接口、藍牙接口。?
優選地,所述多通道為窄帶多通道,其將數字信號轉變成電力線載波信號,加載在不同的頻率,形成不同頻率的通道,每個通道相對獨立,可以單獨通信。?
優選地,每個通道可采取不同的通信模式,所述通信模式包括一主多從,多主多從,點對點,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
優選地,不同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可以通訊的通道頻率及個數由硬件決定,不同的通道的執行程序由軟件控制。?
優選地,多個通道數據由軟件確定各自的通信模式,每個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按照各自的通信模式,在多通道多模式系統內部,分別與其相對應的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進行通訊,完成各自任務。?
優選地,所述不同的通信模式可以相互同時并存。?
本實用新型采用多通道多模式系統,在電力線載波如此狹窄的數據傳輸空間,可實現大量的應用技術融合,突破原有空間足夠大才能操作的束縛,使電力線載波技術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結合附圖對其示例性實施例進行的描述,本實用新型上述特征和優點將會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圖1為多通道多模式系統的示意圖;?
圖2為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的原理圖;?
圖3為多通道的示意圖;?
圖4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
圖5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多通道多模式系統,包括:電力線,若干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所述載波多通道多模式模塊采用多通道多模式通過電力線進行通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晨,未經楊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4891.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根據市電信號獲取同步信號的物聯網終端
- 下一篇:液晶顯示裝置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