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電纜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3750.5 | 申請日: | 2013-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23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鄭思國;何真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06 | 分類號: | F16L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葉敏華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復合材料 電纜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線電纜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電纜支架。
背景技術
在變電站電纜層、電纜溝、電纜隧道以及其他電力電纜構筑物中,用來支撐和固定電纜的支架,對電纜安裝和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工程中都采用鋼結構電纜支架。鋼結構電纜支架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易銹蝕。鋼結構電纜支架的防銹、耐化學腐蝕性較差,尤其在潮濕環境,在長期積水的電纜溝及電纜工井中,鋼結構電纜支架銹蝕很快,即使經鍍鋅處理,也難免遭受銹蝕。通常鋼支架每5~7年需要維修養護一次。
(2)用于高壓單芯電纜,當電纜外護套損傷時,可能會通過鋼結構支架形成接地環流或產生間隙放電,導致電纜外護套進一步損壞。
(3)高壓單芯大截面電纜,在運行中由于交變電磁場的作用,會在導電磁性媒質鋼結構電纜支架上產生明顯的渦流損耗和磁滯損耗,導致支架溫度升高,從而使電纜外護套表面溫度升高,周圍媒質熱阻增大,影響電纜輸送容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力學性能、電性能及化學穩定性好的高強度復合材料電纜支架。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電纜支架,包括立柱和托臂,所述的托臂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的托臂與立柱之間通過支撐架連接,所述的立柱、托臂及支撐架之間構成三角形結構,所述的托臂的端部設有向上翹起的凸起。
所述的凸起為圓柱形結構,該凸起的中間部位開設有通孔。
所述的托臂與立柱之間互相垂直。
所述的支撐架與立柱之間的角度為45~70°。
本實用新型的電纜支架采用復合材料制作而成,其復合材料是以樹脂為基體、以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電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較好的耐熱性能和瞬時耐高溫燒蝕性能。本實用新型中的復合材料是非鐵磁性材料,不會產生渦流損耗,將這種材料用作高壓大截面單芯電纜線路支架,能夠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與工程上常應用的非鐵磁性材料不銹鋼和鋁合金相比,復合材料的造價便宜得多,約為不銹鋼的1/6,鋁合金的1/3。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支架時,通過立柱將電纜支架固定在所需位置(如墻壁、隧道壁)后,將電纜搭在托臂上,由于托臂及立柱均是由復合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對電纜具有支撐作用,能夠為電纜的長距離運輸提供支撐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力學性能、電性能及化學穩定性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為立柱,2為托臂,3為支撐架,4為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
一種高強度復合材料電纜支架,如圖1所示,包括立柱1和托臂2,托臂2固定在立柱1上,托臂2與立柱1之間通過支撐架3連接,立柱1、托臂2及支撐架3之間構成三角形結構,托臂2的端部設有向上翹起的凸起4。凸起4為圓柱形結構,該凸起4的中間部位開設有通孔。托臂2與立柱1之間互相垂直。支撐架3與立柱1之間的角度為45~70。,在此角度范圍內,支撐架3與立柱1及托臂2構成的三角形穩固性較好。
本實用新型的電纜支架采用復合材料制作而成,其復合材料是以樹脂為基體、以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該復合材料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電性能和化學穩定性,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較好的耐熱性能和瞬時耐高溫燒蝕性能。本實用新型中的復合材料是非鐵磁性材料,不會產生渦流損耗,將這種材料用作高壓大截面單芯電纜線路支架,能夠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與工程上常應用的非鐵磁性材料不銹鋼和鋁合金相比,復合材料的造價便宜得多,約為不銹鋼的1/6,鋁合金的1/3。
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支架時,通過立柱1將電纜支架固定在所需位置(如墻壁、隧道壁)后,將電纜搭在托臂2上,由于托臂2及立柱1均是由復合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支架對電纜具有支撐作用,能夠為電纜的長距離運輸提供支撐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375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