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銅生產中溶液的冷卻結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3621.6 | 申請日: | 2013-03-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3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勵盼攀 | 申請(專利權)人: | 勵盼攀 |
| 主分類號: | B01D9/02 | 分類號: | B01D9/02;C01G3/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產 溶液 冷卻 結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銅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到一種結晶效率高的銅生產中溶液的冷卻結晶裝置。
背景技術
在硫酸銅的生產中需要把60℃的飽和五水硫酸銅溶液冷卻結晶處理,從而在38℃時析出五水硫酸銅晶體(CuSO4·5H2O)。冷卻速度的快慢和冷卻過程的可控制性直接影響到產品產量和質量。冷卻過程不充分導致產量下降,過冷卻則造成五水硫酸銅晶體可溶性雜質含量超標,產品品級下降,甚至產出次品。傳統生產硫酸銅所使用的冷卻結晶槽一般采用包圍水套方式冷卻結晶,這種冷卻方式換熱面積小、換熱效率低,造成冷卻不充分,產量不穩定。同時這種冷卻方式槽內壁光滑無阻尼,溶液流動雷諾數較小,接近于層流,與水套之間的對流換熱效率也低;冷卻速度慢,調節攪拌器的轉速也不能達到有效控制冷卻過程的作用,冷卻過程的可控制性差,嚴重時,會出現過冷卻,質量無法控制,整個生產過程消耗冷卻水量大,不利于節能環保。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晶效率高的銅生產中溶液的冷卻結晶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是其包括殼體、設置在殼體上方的進料口、設置在殼體上方的進水口、連接進水口的位于殼體內的弧形冷卻管、連接弧形冷卻管的出水口以及設置在殼體內的攪拌裝置。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底部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轉軸以及設置在轉軸上的風葉。
所述風葉的數目為兩個。
所述殼體的底部為弧形,下部設置有出料口。
所述風葉設置在弧形冷卻管的中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進料口投入物料,物料進入殼體內,然后通過進水口通入冷卻水,冷卻水在弧形冷卻管的盤旋作用下,和位于殼體內的物料交換熱量,用于物料的冷卻結晶,通過弧形管道的作用,熱量與物料交換的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結晶的進行。
本實用新型在殼體的底部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底部的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轉軸以及設置在轉軸上的風葉,在風葉的攪拌作用下,物料的流動速度加快,其與自身的摩擦作用力和弧形冷卻管的作用力都加大,結晶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在殼體的底部設置為弧形,可以更好的倒出物料,更為干凈徹底。
附圖說明
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殼體、2弧形冷卻管、3進料口、4進水口、5出水口、6轉軸、7支架、8出料口、9風葉。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設置在殼體1上方的進料口3、設置在殼體1上方的進水口4、連接進水口4的位于殼體1內的弧形冷卻管2、連接弧形冷卻管2的出水口5以及設置在殼體1內的攪拌裝置。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1底部的支架7、固定在支架7上的轉軸6以及設置在轉軸6上的風葉9。
所述風葉9的數目為兩個。
所述殼體1的底部為弧形,下部設置有出料口8。
所述風葉9設置在弧形冷卻管2的中央。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進料口3投入2物料,物料進入殼體1內,然后通過進水口4通入冷卻水,冷卻水在弧形冷卻管2的盤旋作用下,和位于殼體1內的物料交換熱量,用于物料的冷卻結晶,通過弧形管道的作用,熱量與物料交換的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結晶的進行。
本實用新型在殼體1的底部設置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設置在殼體1底部的支架7、固定在支架7上的轉軸6以及設置在轉軸6上的風葉9,在風葉9的攪拌作用下,物料的流動速度加快,其與自身的摩擦作用力和弧形冷卻管2的作用力都加大,結晶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在殼體1的底部設置為弧形,可以更好的倒出物料,更為干凈徹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勵盼攀,未經勵盼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362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鋁型材的三通連接件
- 下一篇:一種助力型外骨骼用背架髖部兩級聯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