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速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3454.5 | 申請日: | 2013-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91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倩倩;顧杰;陸永耕;陳盼晴;常燕芝;李龍;朱正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機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S11/14 | 分類號: | G01S1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勝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曾人泉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速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行駛速度測量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采用聲音識別測出車輛行駛速度的車速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測速是交通執法的重要手段。目前的車速的測量方法主要有人為根據經驗判斷車速、基于視頻技術測速和雷達測速。
人為根據經驗判斷車速主要為:交警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在同樣的地點可以通過聽聲音得出車速。但是人為判斷車速難免存在經驗主義和一定的誤差。
基于視頻技術測速主要為:連續拍攝2張照片,通過分析得出車速。這種方式因為時間短、車輛行駛的距離短、車型不同、分析圖片的數據處理量大而導致誤差較大。
雷達測速主要為采用聲達時間差法獲得目標物速度。中國專利公開文件CN102654511A“雷達檢測器檢測車速的方法”,公開了一種雷達檢測車速的方法,包括利用至少一發射器送出多個檢測信號,當一目標物進入兩接收器的檢測區域,并感測到檢測信號的反射波時,取兩個時間點的目標物與接收器的距離,及該兩個時間點的目標物到兩接收器的兩相位角差、并利用兩接收器間的距離、發射波長得到目標物速度。其不足之處是:對于立體的聲音難以測量,而且由于受傳感器數量的限制,使得數據采集不夠靈活、算法精度不夠,存在較大誤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車速測量裝置,該裝置利用聲電轉換原理,并以頻譜分析為依據,能精確、快速地獲取路過車輛的實時車速,并在實時車速超過上限車速時及時發出警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車速測量裝置,包括輸入模塊、聲音采集模塊、DSP處理器以及報警模塊;所述輸入模塊與所述DSP處理器電性相連,用來輸入上限車速并將所輸入的上限車速存儲至所述DSP處理器中;所述聲音采集模塊包括至少一麥克風,所述麥克風與所述DSP處理器電性相連,用于采集途經車輛發出的聲音信號并將所述聲音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傳送給所述DSP處理器;所述DSP處理器與所述聲音采集模塊電性相連,用于向所述聲音采集模塊發出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麥克風采集途經車輛發出的聲音信號,以及對所述聲音采集模塊傳送的電信號進行頻譜分析獲得實時車速;所述報警模塊與所述DSP處理器電性相連,用于在所述實時車速超過所述上限車速時發出警報。
進一步,所述DSP處理器包括一計時器,所述計時器按照預設的時間間隔周期性的向所述聲音采集模塊發出控制信號,控制所述麥克風采集途經車輛發出的聲音信號。
進一步?,所述麥克風包括駐極體話筒和NE555芯片。
進一步,所述報警模塊包括蜂鳴器和數碼管,所述蜂鳴器用于在所述實時車速超過所述上限車速時發出警報聲,所述數碼管用于顯示所述實時車速。
可選的,所述報警模塊還包括LED燈,用于在所述實時車速超過所述上限車速時,點亮所述LED燈發出警報。
可選的,所述輸入模塊采用獨立式鍵盤,所述獨立式鍵盤上設有上調按鈕和下調按鈕。
本實用新型車速測量裝置的積極效果是:
(1)適用性強、檢測精度高;
(2)操作簡單,通過DSP處理器獲取車速,對于操作者的技術要求低;
(3)設備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有利于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車速測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輸入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的標號分別表示:
11、輸入模塊;????????????????????111、上調按鈕;????????????????????112、下調按鈕;
12、聲音采集模塊;???????????121、麥克風;????????????????
13、DSP處理器;????????????????131、計時器;
14、報警模塊;????????????????????141、蜂鳴器;?????????
142、數碼管;??????????????????????143、LED燈。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車速測量裝置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一種車速測量裝置,包括輸入模塊11、聲音采集模塊12、?DSP處理器13以及報警模塊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機學院,未經上海電機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34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