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蒸汽對撞物質分解燃燒循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2662.3 | 申請日: | 2013-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082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07 |
| 發明(設計)人: | 賴正平;賴厚安;鐘偉;石雄偉;肖俊勇;劉文治;陳穎;梁星全;王力寧;肖俊華;梁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賴正平 |
| 主分類號: | B01D1/14 | 分類號: | B01D1/14;B01D1/30;F22B3/04 |
| 代理公司: | 廣西南寧公平專利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 地址: | 530021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蒸汽 物質 分解 燃燒 循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燥式蒸汽發生器。具體是一種蒸汽對撞物質分解燃燒循環裝置。
背景技術
傳統濃縮烘干設備工藝復雜多段,機器笨重,投資成本高,耗能高。嚴重制約我國食品、海水淡化、制藥、制糖、造紙、酒精、化工、垃圾、污水、礦產等工業結晶體濃縮、提取、分解、干燥等領域的發展。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有的太陽能油導熱供熱裝置、熱輻射內循環發電裝置、多用途噴爆式高壓調溫汽體分解干燥式蒸汽發生器上進行改進升級。干燥式蒸汽發生器內產生的蒸汽與各種物質在物質蒸汽分解盤管內對撞后,將物質中的水分轉化為氣體,進入噴爆還原室,在空中飄浮的距離和比重沉降的位置不同,其得到的結果不同,可分解任何物質,而水變為蒸汽冷卻還原后的距離最遠,還原水可循環至熱水儲罐連續循環使用,起到高效節水、節能、綠色環保及高溫消毒的作用。其優點是根據不同物質的成分可采用不同的溫度進行調節分離。物料分解速度快,蒸汽通過爐本體金屬盤管二次加熱,升溫至800度以上可直接裂解氫氧燃燒,同時將其他可燃物質通過蒸汽對撞輸送到爐本體內與源火種一起燃燒。設備簡易,投資成本低,只有提高鍋(發生器)的熱效率才能真正高效節能減排。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式新穎、結構簡易、高效節能、熱轉換效率高、發生器換熱面積全部充分利用、瞬間產生高溫高壓過熱蒸汽、環保的蒸汽對撞物質分解燃燒循環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1.蒸汽對撞物質分解燃燒循環裝置,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第一液體進料罐、第二液體進料罐、第一固體進料罐、第二固體進料罐、熱水交換罐、高壓柱塞泵、干燥式蒸汽發生器、高壓噴霧裝置、物質蒸汽分解盤管、噴爆冷卻還原室、恒溫爐、循環泵、燃料進料罐、高位膨脹槽、低位儲油槽、分汽缸、汽輪機和發電機組成;
1)各部件的結構如下:
1.1)所述第一液體進料罐和第二液體進料罐為空罐體,內盛裝需分解的液體物料;
1.2)所述第一固體進料罐和第二固體進料罐為空罐體,內盛裝需分解的固體顆粒物料;
1.3)所述熱水交換罐為空罐體,內盛裝水;
1.4)所述燃料進料罐為空罐體,內盛裝燃料;
1.5)所述高位膨脹槽為空罐體,內盛裝膨脹后的導熱油;
1.6)所述低位儲油槽為空罐體,內盛裝導熱油;
1.7)所述恒溫爐為恒溫加熱的爐體,爐體外有保溫層,內為加熱室,加熱室內設有帶導熱油進、出口管的導熱盤管、物料蒸汽燃燒管和耐高溫蒸汽金屬盤管;
1.8)所述噴爆冷卻還原室前端安裝有調節補充風機、內部裝有分離膜網、下方安裝有回收池、外有冷卻夾層、尾端安裝有余熱冷卻水管和冷凝水過濾池;
1.9)所述干燥式蒸汽發生器為外有保溫層的多層環狀密封環道,分別是第一導熱油層、第二導熱油層、第三導熱油層、第四導熱油層、第五導熱油層、第六導熱油層、第七導熱油層和第八導熱油層,第一蒸汽層、第二蒸汽層、第三蒸汽層、第四蒸汽層、第五蒸汽層、第六蒸汽層和第七蒸汽層,第一蒸汽層與第二蒸汽層、第二蒸汽層與第三蒸汽層、第三蒸汽層與第四蒸汽層、第五蒸汽層與第六蒸汽層、第六蒸汽層與第七蒸汽層分別設有連通管,第一導熱油層與第二導熱油層、第二導熱油層與第三導熱油層、第三導熱油層與第四導熱油層、第四導熱油層與第五導熱油層、第五導熱油層與第六導熱油層、第六導熱油層與第七導熱油層、第七導熱油層與第八導熱油層分別設有連通管;
2)所述一種蒸汽對撞物質分解燃燒循環裝置所述各部件的連接方式如下:
熱水交換罐的出口通過管道與高壓柱塞泵的進口連接;
高壓柱塞泵的出口通過高壓柱塞泵管道出口管和高壓噴霧裝置與干燥式蒸汽發生器的第一蒸汽層的進口連接;
干燥式蒸汽發生器的第七蒸汽層出口通過蒸汽層出口管道與分汽缸的進口連接;
分汽缸的三個出口通過管道分別與物質蒸汽分解盤管、物料蒸汽燃燒管、耐高溫蒸汽金屬盤管和汽輪機的進口連接;在與物質蒸汽分解盤管連接的管道上分別安裝第二固體進料罐和第二液體進料罐;在與物料蒸汽燃燒管連接的管道上分別安裝第一固體進料罐和第一液體進料罐;在與耐高溫蒸汽金屬盤管連接的管道上安裝燃料進料罐;
物質蒸汽分解盤管的出口與噴爆冷卻還原室的進口連接;
噴爆冷卻還原室的冷卻夾層的進、出口管分別與冷卻水循環管道的出、進口管連接,在冷卻夾層下方裝有回收池;噴爆冷卻還原室內部通過余熱冷卻水管的出口與熱水交換罐的進口連接,在連接管道上裝有冷卻水過濾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賴正平,未經賴正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266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