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2522.6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03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秀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秀華 |
| 主分類號: | B25D1/12 | 分類號: | B25D1/12;B25D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敲擊 工具 緩沖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
背景技術
敲擊工具常見于工件的敲打場合,以鐵錘為代表性產品。
早期的鐵錘,是在一長柄牢固一砧部,使用者握緊長柄揮舞一定的幅度,以砧部來敲打工件。工件的反作用力,同時傳遞至握住長柄的手部,造成嚴重的職業傷害。
為了減輕手部的傷害,于是有中國臺灣新型證書第M409141號專利案的問世。這項專利的技術內容是將鐵錘分成兩部份:一敲擊元件與一握持元件,握持元件有一連接部,連接部兩旁同向彎折兩板片部,這些板片部套在一突出于敲擊元件的扁平部外面,三者通過一樞接組件聯結在一起。扁平部邊緣面對連接部處成形一缺口,限制一緩沖組件置入敲擊元件與握持元件之間,在敲打工件期間提供減振的效果。
但是,連接部或板片部與扁平部之間存在些許空隙,導致敲打環境的碎屑或灰塵,隨著流動的空氣通過空隙進入緩沖組件里,對減振效果產生不必要的影響。
因此,如何避免敲打環境影響緩沖組件的減振效果,就成為本實用新型亟待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深入探討現有技術的問題,憑借多年從事相關產業的研發與制造的經驗,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終于成功開發出一種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以改善現有產品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采用防塵套結構來保護緩沖組件,避免減振效果受到敲打環境的影響。
緣于上述目的的達成,本實用新型的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包括:
一敲擊元件,該敲擊元件具有一扁平部,扁平部成形一缺口;
一握持元件,該握持元件具有一連接部,連接部兩旁同向彎折兩板片部,形成一供扁平部置入的容納槽;
一樞接組件,用樞接組件將扁平部轉動地連接在兩板片部之間;
一緩沖組件,該緩沖組件介于敲擊元件形成缺口壁面與連接部之間,受限于兩板片部不得脫離;
其中,該緩沖組件包括:
一彈性件;
一限位銷,該限位銷插入彈性件里,提供敲擊元件離開握持元件所需的作用力;及
一防塵套,該防塵套套在限位銷與彈性件外部。
所述的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其中,該緩沖組件還包括一中空的金屬套,能夠套在限位銷露出彈性件的部位。
所述的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其中,該彈性件是多個堆疊在一起的環形碟片。
所述的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其中,該敲擊元件鄰接扁平部處依厚度落差形成兩擋止部,該擋止部與一成形于板片部周緣的隆起部相抵,限制敲擊元件相對握持元件擺動的幅度。
所述的敲擊工具的緩沖機構,其中,該樞接組件包括一螺絲與一螺套,螺套穿過兩成形于板片部的穿孔及一成形于扁平部的通孔而與螺絲鎖在一起。
當敲擊元件受力靠近握持元件時,敲擊元件形成缺口底部壁面與連接部彼此間距離相對縮短,連帶限位銷壓迫彈性件致生形變而提供減振效果。
同時,敲打環境的碎屑或灰塵,隨著流動的空氣通過連接部或板片部與扁平部之間的空隙,卻受阻于防塵套不易進入緩沖組件里面,對限位銷配合彈性件所產生的減振效果不生影響。
以下,基于附圖詳述相關實施例的目的、構造及特征,相信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手段及功效,當可由的得一深入而具體的了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敲擊工具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圖1敲擊工具組合后的局部剖視平面圖;
圖3是圖2緩沖組件的局部放大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敲擊工具10;敲擊元件20;砧部21;拔釘部22;扁平部23;通孔231;缺口232;擋止部241、251;握持元件30;握持部31;連接部32;板片部33、34;穿孔331、341;容納槽35;隆起部36;樞接組件40;螺絲41;螺套42;緩沖組件50;彈性件51;限位銷52;金屬套53;防塵套54。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2,闡明敲擊工具10的具體結構,是由一敲擊元件20、一握持元件30、一樞接組件40與一緩沖組件50所組成。
該敲擊元件20為剛性材料(如鋼鐵或其他金屬材料)制成,其一端有一砧部21,另一端分叉成為一拔釘部22,在敲擊元件20兩端之間往外突出一厚度較薄的扁平部23,依落差形成兩弧形擋止部241、251。該扁平部23周緣面向拔釘部22處陷入一缺口232,在靠近扁平部23末尾處貫穿一通孔23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秀華,未經張秀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252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