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石墨電極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2019.0 | 申請日: | 2013-03-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482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峰;朱小海;郝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電爐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1/10 | 分類號: | F27D1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61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石墨電極 密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冶煉電加熱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石墨電極密封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石墨電極在礦熱電爐上應用越來越廣泛,但是電極密封裝置使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是其結構簡單,電極與密封裝置之間的間隙較大,達不到密封的效果,導致電爐煙氣大量外溢影響冶煉環境,增加電極消耗量,電爐熱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石墨電極密封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密封效果不佳的問題。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的石墨電極密封裝置,包括密封套和輸氣裝置,所述密封套為環狀結構,密封套套設于石墨電極上,密封套內部設有環形空腔,密封套內壁一段與石墨電極外壁通過柔性密封材料緊配合連接,密封套內壁其余部分與石墨電極外壁之間留有空隙,所述輸氣裝置與密封套內壁和石墨電極外壁之間的空隙連通。
所述密封套包括從上到下依次連接的壓緊固定蓋、壓緊套和水冷框架,所述水冷框架為中空的環狀腔體結構,水冷框架的內壁上設有隔熱耐火材料層,隔熱耐火材料層與石墨電極外壁之間留有空隙,隔熱耐火材料層的上端通過壓緊套壓緊,壓緊套與石墨電極外壁之間通過柔性密封材料緊配合連接。
所述輸氣裝置包括充氣氣囊和與充氣氣囊連通的輸氣管道,所述輸氣管道與密封套內壁和石墨電極外壁之間的空隙連通。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
(1)阻止粉塵煙氣外溢,保護爐前工作環境;
(2)保持電爐冶煉工況環境,有利于電爐持續冶煉生產;
(3)密封效果良好,降低高溫區電極消耗;
(4)節約能耗,可提高電爐熱效率5%。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壓緊固定蓋、2-壓緊套、3-水冷框架、4-充氣氣囊、5-隔熱耐火材料層、6-柔性密封材料層、7-進氣口、8-輸氣管道、9-石墨電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一種新型的石墨電極密封裝置,包括密封套和輸氣裝置,所述密封套為環狀結構,密封套套設于石墨電極9上,密封套內部設有環形空腔,密封套內壁一段與石墨電極9外壁通過柔性密封材料緊配合連接,密封套內壁其余部分與石墨電極9外壁之間留有空隙,所述輸氣裝置與密封套內壁和石墨電極9外壁之間的空隙連通。
所述密封套包括從上到下依次連接的壓緊固定蓋1、壓緊套2和水冷框架3,所述水冷框架3為中空的環狀腔體結構,水冷框架3的內壁上設有隔熱耐火材料層,隔熱耐火材料層與石墨電極外壁之間留有空隙,隔熱耐火材料層的上端通過壓緊套2壓緊,壓緊套2與石墨電極外壁之間通過柔性密封材料層6緊配合連接。
所述輸氣裝置包括充氣氣囊4和與充氣氣囊4連通的輸氣管道8,所述輸氣管道8與密封套內壁和石墨電極外壁之間的空隙連通。
本發明的結構特點如附圖所示。圖中件(3)為水冷框架結構,水冷框架分為上、下兩層水套,在水冷框架結構下支座設計為條形孔結構,保證電極在極心圓上的調整時,整個密封裝置可以隨著電極調整。充氣氣囊4固定在水冷框架3的外壁上,輸氣管道8與水冷框架3柔性密封連接。壓緊套2用作調整壓緊隔熱耐火材料層5,同時作為柔性密封材料層6的下固定支座。壓緊固定蓋1用于壓緊柔性密封材料層6,在電極上下動作時,防止柔性密封材料層6竄動,使之與電極充分接觸,阻止爐內煙氣外泄。氮氣通過進氣口7送入充氣氣囊4中,通過輸氣管道8,使石墨電極9與隔熱耐火材料層5之間形成環形氣柱,抑制爐內粉塵煙氣外泄。此密封裝置特點新穎,較為實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電爐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西安電爐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20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立式冷卻器
- 下一篇:煅燒添加料用氧化鋯匣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