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1566.7 | 申請日: | 2013-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1903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林碧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碧芳 |
| 主分類號: | H02K1/27 | 分類號: | H02K1/2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節能型 稀土 永磁 電動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稀土永磁電動機,尤其涉及一種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屬于電機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對于各種電動助力產品,人們普遍使用較多的是直流電動機來提供電力。眾所周知,電機是以磁場為媒介進行機械能和電能相互轉換的電磁裝置,這種直流電機通過建立進行機電能量轉換所需的氣隙磁場,一般通過兩種方法。
一是在電機繞組內通過電流產生的磁場,如普通的直流電機和同步電機。這種電勵磁的電機既需要有專門的繞組和配套的裝置,還需要不斷地提供能量以維持電流流動。
二是用永磁體產生磁場,利用永磁體材料的固有特性,經過預先磁化或者充磁以后,不需要外加能量即可在其周圍建立起磁場,這樣的話既能夠簡化電機結構,又可以節約能量。
但是隨著各種永磁材料,例如鋁鎳鈷永磁、鐵氧體永磁的技術發展,特別是稀土永磁的相繼問世,永磁體的磁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伴隨而來的是稀土永磁電機的產生。
稀土永磁電機具有很多優點,比如結構簡單、運行可靠、體積小等等,還有質量較輕、損耗較小、效率較高等。但是目前的這類電機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包括保持恒壓較為困難,無法適應高要求供電質量的領域。
同時,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功能性、自主設計性、擴展功能開發性等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好現有技術的問題,彌補現有目前市場上現有產品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包括頂端的端蓋、后部的后擋板、下端的底座和外部的殼體,在殼體的上端外部設置有固定軸,殼體內設置有永磁體、定子和轉子,其中定子與轉子相對而設,定子的上端均勻布置有繞組,殼體內還設置有永磁體和永磁體外部的隔套,殼體的前端設置有傳動軸,傳動軸與轉子連接,所述轉子外壁上設置有阻尼圈,所述阻尼圈內嵌有多塊永磁體。
優選地,上述殼體內設置有支撐桿。
優選地,上述后擋板上固定有散熱扇。
優選地,上述端蓋和殼體之間的空間設置有填充料。
優選地,上述傳動軸與轉子之間通過滾動軸承連接。
優選地,上述后擋板上設置有升降絲桿腳。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與傳統的稀土永磁電動機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通過設置嵌有永磁體的阻尼圈,實現負載啟動自如,提高了電動機的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1-端蓋;2-后擋板;3-底座;4-殼體;5-固定軸;6-傳動軸;7-繞組;8-支撐桿;9-隔套;10-永磁體;11-散熱扇;12-定子;13-轉子;14-滾動軸承;15-升降絲桿腳;16-阻尼圈。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理解和實施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結構示意圖,主體包括頂端的端蓋1、后部的后擋板2、下端的底座3和外部的殼體4。主體結構中,在殼體4的上端外部設置有固定軸5,殼體4內設置有永磁體10、定子12和轉子13,殼體4的前端設置有傳動軸6,傳動軸6與轉子13連接。
如圖1所示,定子12與轉子13相對而設,定子12的上端均勻布置有繞組7,殼體4內還設置有永磁體10和永磁體10外部的隔套9,用于隔離開永磁體10與定子12和轉子13。
在殼體4內設置有支撐桿8,用于支撐起內部結構,防止發生內部結構坍塌,保證內部器件工作順利。在后擋板2上固定有散熱扇11,用于對內部器件提供散熱,防止溫度過高發生故障。
此外,傳動軸6與轉子13之間通過滾動軸承14連接。后擋板2上設置有升降絲桿腳15。端蓋1和殼體4之間的空間設置有填充料。
本實用新型的創新點和發明點在于:所述轉子13外壁上設置有阻尼圈16,所述阻尼圈16內嵌有多塊永磁體。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與傳統的稀土永磁電動機相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節能型稀土永磁電動機通過設置嵌有永磁體的阻尼圈,實現負載啟動自如,提高了電動機的效率。
以上所述之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范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包括并不限于本具體實施方式,凡依照本實用新型之形狀、結構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碧芳,未經林碧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15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