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溺水救生書包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0918.7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521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30 |
| 發明(設計)人: | 褚凱敏;孫靖康;張中天;張騰蛟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5F3/04 | 分類號: | A45F3/04;B63C9/15;B63C9/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濤 |
| 地址: | 210019 江蘇省南京市建***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溺水 救生 書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溺水救生設備,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溺水情況下的提供自救和警報的一種便攜式書包。?
背景技術
通常情況下,溺水問題是威脅中小學生的一個極大的安全隱患,即便是在家長幾番叮囑下,由于一些問題的疏忽,溺水事件也是一再發生。而對于中小學生的個人能力來講,在溺水的危機關頭很難主動做出冷靜的應急反應。因此,一種便攜式溺水救生書包就是保證他們生命安全的一次保險。?
根據以往的設計情況來看,救生書包存在的主要缺陷如下:?
第一,救生書包的空氣背囊的設置位置不明確或者不安全,導致學生在關鍵時刻不能打開氣囊或者開啟后救生無效而溺水。
第二,救生書包氣囊啟動后,因為無法吸引旁人的注意而不能在第一時間緊急獲救,進而無法獲得及時救治。?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溺水救生書包。?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溺水救生書包?,其特征是:它包括充氣式氣囊,觸水傳感器,傳感中樞和警報器,所述充氣式氣囊位于書包本體雙肩的背帶處和勒在腰間的安全帶上,所述傳感器是位于書包底部,傳感中樞位于書包內部,警報器位于書包上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幫助溺水兒童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設置在書包上的安全氣囊內的物質會在遇水情況下迅速釋放安全氣體鼓足氣囊,并由于其合理的設計的位置而達到一種科學的自救模式。同時,設置在底部的觸發器也會遇水迅速把信號傳遞至微型中樞,中樞收集信號后立刻由警報器發出警報吸引群眾,與此同時把其地理位置、時間和個人信息等資料及時傳送給警方和家人,以達到多重保險的救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后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它包括充氣式氣囊1,觸水傳感器2,傳感中樞3和警報器4,充氣式氣囊1位于書包本體雙肩的背帶處和勒在腰間的安全帶上,傳感器2是位于書包底部,傳感中樞3位于書包內部,警報器4位于書包上部。
本實用新型是在原有普通書包的基礎上,在不影響書包基本使用功能和負重的情況下,在雙肩書包背帶、背帶延伸環繞書包一圈的束帶處設置充氣式氣囊1,這樣在充氣啟動充氣式氣囊1的時候可以形成腰部的環形充氣和雙肩的充氣模式,模仿了救生衣的形式。?
在書包底部處設置觸水傳感器2,在書包內側部適當位置放入微型的傳感中樞3,警報器4位于書包上部,能在溺水情況下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并傳輸信號至傳感中樞3,及時快捷。警報器4位于書包上部讓警報更寬遠及時。傳感中樞3位于書包內部,使其更加安全和方便接收信號。?
傳統氣囊的不合理安裝會導致在自救過程中打不開,或者打開時將身體的面部朝下背部朝上而不能達到科學合理的自救。本實用新型將充氣式氣囊1的位置固定在了雙肩背包的兩肩帶出以及環繞在書包的帶狀上。這樣在充氣啟動下,書包正好呈現出救生衣的模擬狀況,雙肩處同時也是握手處,讓被救助的人更加合理科學的浮在水面上得以救助。?
本實用新型書包底部的觸水傳感器2能在遇水情況下,在第一時間把傳輸信號傳送給傳感中樞3,讓溺水者得到第一時間的救治。同時設置在書包底部也避免了在平時下雨時候造成不必要的觸水傳感器2的觸發,讓觸水傳感器2的運行更加科學合理。而傳感中樞3的內置則讓其運行更加安全合理,避免了平時的磕碰。傳感中樞3同時觸發警報器4可以發出報警,發出原本設置的響聲,用來引起周圍人群的注意,使溺水者第一時間得到周圍人的幫助。?
本實用新型傳感中樞3會在收到信號后第一時間把溺水學生的位置等情況傳輸告知警方和學生的家人,讓他們也能夠及時做好救援工作。?
本實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說明部份與現有技術相同或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0918.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