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吊腳地下連續墻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40064.2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746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喜雄;龔勝;傅偉強;易尚林;張玉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2 | 分類號: | E02D2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譚英強 |
| 地址: | 510620 廣東省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連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地下連續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吊腳地下連續墻。
背景技術
地下連續墻作為一種圍護結構,其施工技術已非常成熟,在地下支護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在地下硬巖層頂面比地下室底板高,且要求將支護連續墻兼作地下室外墻情況下,常規作法為連續墻在基坑底以下有一定的嵌固深度,導致墻底入巖深度大、鋼筋及混凝土用量大、成孔卡錘頻繁、垂直度偏差較大、成本高、工期長等問題;另外,連續墻施工過程中,墻底難免形成一定厚度的沉渣層,在巖石中成槽過程中也會對墻底巖層造成一定的破壞,或巖石本身存在一定的裂隙,導致后期墻底滲漏水和墻底的不均勻沉降等。所以,在上述情況下選擇一種既能滿足基坑支護和主體結構要求、入巖少、止水效果好、后期沉降穩定且施工簡便的連續墻形式及工藝,是廣大巖土工程技術人員一直在研究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施工周期快且止水效果好的吊腳地下連續墻。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吊腳地下連續墻,包括底端伸入巖層的地下連續墻體,在地下連續墻體內的設有若干注漿管,通過注漿管注入砂漿在地下連續墻體下方形成止水注漿層。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在巖層上臨近地下連續墻體側端設有連續墻護腳。
進一步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注漿管設于地下連續墻體側端。
有益效果:此吊腳地下連續墻中的地下連續墻體同時作為基坑支護墻和地下室主體墻,二墻合一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間,地下連續墻體伸入巖層一定深度,在保證地下連續墻體作為支護結構和主體結構功能的前提下,地下連續墻體入巖深度盡可能少,以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施工成本,通過注漿管對巖層中的沉渣和巖石裂縫進行注漿加固,從而形成止水注漿層,大大提高地下連續墻體底端的抗滲性能,具有良好的止水防水效果,同時還降低地下連續墻體后期沉降的可能性,提高地下連續墻體穩定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地下連續墻體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吊腳地下連續墻,包括底端伸入巖層2的地下連續墻體1,在地下連續墻體1內的設有若干注漿管3,通過注漿管3注入砂漿在地下連續墻體1下方形成止水注漿層4。
在基坑內施工成型地下連續墻體1,地下連續墻體1同時作為基坑支護墻和地下室主體墻,二墻合一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間,地下連續墻體1伸入巖層2一定深度,在保證地下連續墻體1作為支護結構和主體結構功能的前提下,地下連續墻體1入巖深度盡可能少,以提高施工效率及降低施工成本,通過注漿管3對巖層2中的沉渣和巖石裂縫進行注漿加固,從而形成止水注漿層4,大大提高地下連續墻體1底端的抗滲性能,具有良好的止水防水效果,同時還降低地下連續墻體1后期沉降的可能性,提高地下連續墻體1穩定性。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在巖層2上臨近地下連續墻體1側端設有連續墻護腳5。
通過設有連續墻護腳5,具備一定保護地下連續墻體1的作用,同時延長地下水滲透路徑,提高地下連續墻體1的防滲效果。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注漿管3設于地下連續墻體1側端。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未經廣東省基礎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4006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音樂的毛絨玩具
- 下一篇:三角形狀的乒乓球拍握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