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風速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9968.3 | 申請日: | 2013-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624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宏杰;邢海軍;楊風利;楊靖波;文樂斌;李鴻澤;劉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M13/02 | 分類號: | F16M13/02;F16M11/04;G01P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國文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速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風速儀,具體涉及一種設置在輸電鐵塔鋼管桿件的風速儀,屬輸電線路在線監測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力工業得到飛速發展,逐步縮小了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1996~2002年期間,我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37GW,年均19.57GW,占世界新增發電裝機容量的30%左右,居世界首位。2002年,我國發電量完成1571.65TW·h,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54GW,均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
電力行業公用性和電力系統同時性的特點,決定電網事故影響大、速度快、后果嚴重,不僅會給電力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并且直接影響國家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的生活秩序,關系國家安全和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除了運行設備故障、人為操作失誤外,電力系統的故障很大一部分源于自然災害。據2005年的不完全統計:500kV輸電塔因風災倒塌18基,110kV~200kV輸電線路倒塔39基,均對輸配電系統造成很大損失。
嚴峻的事實表明,開展輸電線路風災防御研究,提高輸電線路在強風災害下的安全性、保障電力供給是當前一個刻不容緩的任務和挑戰。
真實風場數據的釆集和積累是風工程研究的一個基礎工作,同時也是各國抗風規范制定的基準。然而,我國在此方面的數據比較缺乏。風對于結構的作用,除了考慮風速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風向。近年來,世界上幾個主要國家的抗風設計規范中已經將設計風向作為一個主要因素導入到設計規范中。我國輸電塔抗風的研究由于風場的時程記錄資料相當匱乏,積累現場實測資料是目前輸電線路抗風研究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隨著輸電線路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輸電塔體系所受到的風荷載不斷增大。現有氣象臺站一般不觀測輸電線路沿線的風環境,但輸電線路沿線風環境又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有必要進行現場實測工作。風環境現場實測涉及測量不同高度的風速,因此需將風觀測儀器架設到一定高度的觀測塔上。為此氣象觀測等部門往往需要為此投入大量資金建造專用的氣象觀測塔,輸電線路的輸電鐵塔無疑為風環境觀測提供了天然的安裝平臺。
但是輸電鐵塔是為輸電線路提供的支撐裝置,承受輸電線路和自身的荷載,不能因安裝風觀測儀所進行的諸如鉆孔或焊接作業而削弱其承載能力或引入較大的焊接殘余應力,從而給輸電線路帶來任何安全隱患。同時還需兼顧野外高空鉆孔和焊接的特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風速儀,可以方便快捷的在輸電鐵塔本體不鉆孔、不焊接的情況下,實現將風觀測儀器設置于輸電鐵塔上。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風速儀,所述風速儀為三維風速儀6,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風速儀包括:夾具1、連桿4和底座5;所述三維風速儀6和所述底座5豎直連接,所述連桿4的一端與所述底座5垂直連接,所述連桿4的另一端設置所述夾具1;所述夾具1為套箍;所述連桿4為角鋼;所述三維風速儀6標記的正北方向與地理坐標的正北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連桿4兩端分別設有與所述夾具1和底座5的螺栓孔相對應的螺栓孔。
其中,所述夾具1的兩端分別設有螺栓孔,一端設有四個螺栓孔通過螺栓2鎖固所述連桿4,另一端設有二個螺栓孔通過螺栓2將輸電塔鋼管桿件3緊固在所述夾具1的套箍內。
其中,所述夾具1的尺寸根據所述輸電塔鋼管桿件3的截面尺寸確定,且所述夾具1套箍的直徑<所述輸電塔鋼管桿件3的截面直徑。
其中,所述底座5呈倒L型,其垂直面設有四個螺栓孔,通過螺栓2鎖固所述連桿4,所述底座5的水平面上與所述三維風速儀6底部螺栓孔相對應的設有四個弧形通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三維風速儀6。
其中,所述三維風速儀6為WindmasterPro型三維超聲風速儀。
其中,所述底座5根據所述三維風速儀6的設置角度分為I型底座和Ⅱ型底座。
其中,所述連桿4的長度根據所述三維風速儀6與輸電塔之間的觀測間距確定。
其中,所述連桿4的設置方向根據主導風向的順線向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1、避免了對塔身桿件進行鉆孔、焊接操作,在現場無切割及焊接機的情況下也可方便快捷的實現風觀測儀器的安裝工作;
2、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整個裝置通過螺栓安裝,拆卸方便快捷,可重復使用;
4、夾具的尺寸根據輸電塔鋼管桿件的截面尺寸靈活配置,可適應各種輸電塔鋼管桿件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996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活動桿件支撐底座用無縫鋼管
- 下一篇:新型三腳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