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立軸圓臺平面磨床進給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9766.9 | 申請日: | 2013-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253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韓麗;鄧紅革;鞠相儉;曲淑玲;趙劍鋒;王東旭;王同輝;趙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朝陽博文機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47/20 | 分類號: | B24B47/20;B24B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2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軸 圓臺 平面磨床 進給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平面磨削領域的機床,特別是適用于立軸圓臺平面磨床的磨頭進給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的立軸圓臺平面磨床中磨頭垂直進給結構方式:由擺線電機輸出端帶動裝有齒輪傳動機構的進給箱,齒輪進給箱的輸出軸再連接蝸輪蝸桿減速機構,傳動磨頭上下移動。該進給機構傳動鏈相對多,故障率高,特別是齒輪傳動機構易出故障;結構復雜制作成本高,又增加了加工難度和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效率;維修成本高,維修工作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減少傳動鏈、工作性能和進給精度高、故障率低且運行平穩的立軸圓臺平面磨床進給機構。
本實用新型是將傳統的齒輪傳動進給箱取消,進給運動由伺服電機控制,用伺服電機直接驅動蝸輪蝸桿減速箱,帶動磨頭上下移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立軸圓臺平面磨床進給機構,包括電機、立柱、絲杠、磨頭和蝸輪蝸桿減速箱,其特征是:所述的電機為伺服電機,伺服電機輸出軸與蝸輪蝸桿減速箱中的蝸桿相連接,與蝸桿相嚙合的蝸輪套在絲杠軸上,絲杠上的絲母連接在磨頭體殼上,使磨頭在伺服電機、蝸輪蝸桿及絲杠的傳動下上下移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代替了傳統的磨頭進給機構,即采用了以伺服電機直接驅動蝸輪蝸桿減速箱,帶動磨頭上下移動的進給機構,進給運動由伺服電機控制,該結構減化了傳動鏈,降低了加工難度,提高了加工工藝性;該技術在立軸圓臺平面磨床生產中應用,解決了進給機構加工難度大的問題并降低了故障率,工作性能和進給精度高;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提高機床的操作性;簡化了機床的結構,改善了機床的操作性能;降低了維修成本,使維修工作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進給機構示意圖。
圖中:1伺服電機;2立柱;3蝸輪蝸桿減速箱;4絲杠;5磨頭。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立軸圓臺平面磨床進給機構,包括電機、立柱、絲杠、磨頭和蝸輪蝸桿減速箱,電機選用伺服電機1,用伺服電機直接驅動蝸輪蝸桿減速機構,伺服電機1的輸出軸與蝸輪蝸桿減速箱3中的蝸桿相連接,蝸輪蝸桿減速箱3連接在立柱2正面(磨頭面),伺服電機1固定在減速箱3輸入端;與蝸桿相嚙合的蝸輪套在絲杠4軸上,絲杠4上的絲母連接在裝有磨頭5的磨頭體殼上,工作時伺服電機直接驅動蝸輪蝸桿減速箱,蝸輪蝸桿帶動絲杠旋轉,使得磨頭5上下移動及進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朝陽博文機床有限公司,未經朝陽博文機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9766.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噴砂工作室
- 下一篇:一種半自動打磨器的打磨鋼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