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PLC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138606.2 | 申請日: | 2013-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131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艾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愛爾機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7C13/02 | 分類號: | F17C13/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1147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plc 并聯 自動 充氣 順序 控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充氣控制閥,特別是涉及一種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
背景技術
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它的功能是將壓縮后的天然氣直接進入順序充氣管線。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通常包括一條或三條壓力各不相同的順序充氣管線,當順序充氣管線只有一條時,必須同時并聯一條直充管線,當順序充氣管線為兩條或兩條以上并聯設置時,直充管線可根據需要選擇設置。當壓縮機排出的天然氣壓力達到高壓組設定壓力時,就優先打開高壓組管路的順序閥對高壓井(瓶)組進行充氣,其次是達到中壓組設定壓力時打開中壓組管路的順序閥對中壓井(瓶)組進行充氣,最后達到低壓組設定壓力時就打開低壓組管路的順序閥對低壓井(瓶)進行充氣,從而實現壓縮機對儲氣井(瓶)組按高、中、低的優先順序依次充氣的目的。現目前通過順序閥控制順序充氣的方式單一且反應速度慢,導致充氣過程留下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告的“自動順序充氣控制盤”,專利號為200320114511.3,為一進三出結構,能實現自動順序充氣控制,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中、低壓管路中任一管路出現泄漏或需要維修時,都必須停機檢查和維修,從而影響了加氣站正常生產、銷售。現有的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中,其高、中、低壓管路和直充管路并聯,為一進四出結構,其直充管路上可能出現氣體倒流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更加安全的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PLC并聯式自動充氣順序控制盤,包括至少兩條并聯管線,其中至少一條管線為順序充氣管線;還包括PLC控制器和電源模塊;所述順序充氣管線沿進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設置有電控閥、單向閥和出口接頭;所述出口接頭處設置有壓力傳感器和壓力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輸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一輸出端連接所述壓力表的輸入端,所述電控閥與所述PLC控制器連接,所述PLC控制器發送信號給所述電控閥;所述電源模塊向所述壓力表、電控閥和PLC控制器供電。使用時,壓力傳感器將檢測到的壓力信號傳送給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根據接收到的壓力信號值控制電控閥開啟或關閉,PLC控制器發送信號給所述壓力表使壓力表顯示當前壓力大小。
較佳的,所述并聯管線均為順序充氣管線,且充氣壓力各不相同。
進一步的,并聯管線中,其中一條為直充管線,其余為順序充氣管線;所述直充管線沿進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依次設置有球閥、單向閥和出口接頭。由于增加了直充管路,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直充功能,不管儲氣瓶或出口壓力如何變化,都能實現充氣功能,還可在不停機時拆換壓力表,其結構緊湊,壽命長且提高了安全性能。
進一步的,為了增加控制方式,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按鈕開關;所述按鈕開關與所述PLC控制器連接,所述按鈕開關用于輸出開關信號給所述PLC控制器。由于增加了控制開關,使得本實用新型更加智能化,能夠根據不同情況不同需要對充氣進行控制。
進一步的,為了實時觀察運行狀態,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指示燈;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二輸出端連接所述指示燈的輸入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性能更可靠,維修時不需要停機操作,也不影響加氣站正常工作,便于檢修、維修;同時本實用新型解決了設備手動、自動單一化的問題,使手動、自動一體化更合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各充氣管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愛爾機電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愛爾機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13860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光防水多功能釣魚燈
- 下一篇:一種噴淋式主動冷卻裝置





